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立紫金山天文台舊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的第三峰天堡峰。最初是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以及紫金山天文台館舍所在。1934年9月,紫金山天文台建築基本完工[1]:23。
國立紫金山天文台舊址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時代 | 1931年 |
編號 | 4-233 |
認定時間 | 1996年 |
1996年11月,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體佔地3.1公頃[2]:58(或5.4公頃),其中保護建築面積約2207平方米[3]。
1928年,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成立,高魯任所長。同年,開始籌建中國第一座自行建設的現代天文台,委託基泰工程公司設計。1929年,余青松接任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長,繼續籌建天文台。經過實地考察,余青松選定紫金山為天文台地址。由於資金缺乏和承包商要價高的原因,余青松親自參與設計、繪圖、監理[1]:23。根據當時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提出的中式風格設計要求,余青松與建築師楊廷寶經過協商和修改,形成一份「中式天文台」建築圖紙。同年12月,紫金山天文台開工建設。建築規劃包括一條盤山公路、一幢台本部、一幢子午儀室、一幢赤道儀室、一幢變星儀室、兩幢宿舍[2]:57。
五座主要建築中的子午儀室於1931年10月開工,1933年5月15日完工。赤道儀室於1933年5月16日開工,1934年8月15日完工。大台本部於1933年9月4日開工,1934年8月完工。變星儀室於1933年12月開工,1935年春完工。「天文台」牌坊於1933年9月4日開工,完工時間不詳[4]:83。盤山公路現名為天文路[2]:58,或標註為天文台路[3]。
五座主要建築所附的奠基碑刻落款時間與實際時間不符。有作者認為,奠基碑刻落款時間是為有天文含義而特意選擇的。子午儀室奠基碑由國立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題寫,落款時間為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6月21日夏至。赤道儀室奠基碑由考試院院長戴季陶題寫,落款時間為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9月23日秋分。大台本部奠基碑由行政院院長汪精衛題寫,落款時間為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2月22日冬至。變星儀室奠基碑由監察院院長于右任題寫,落款時間為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月21日春分。「天文台」牌坊匾額由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題寫,落款時間為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月1日元旦。文化大革命時期,因政治原因,戴季陶題寫的碑文被磨去名字。汪精衛和于右任題寫的碑文則被磨去全部文字,後由時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長的張鈺哲和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的嚴濟慈重書[4]:82—83。
1934年9月1日,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由鼓樓城堡(今鼓樓公園內)遷至紫金山天文台辦公。因此9月1日被視為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日期[4]:83。後世作者或稱紫金山天文台在「1934年9月基本完工」[1]:23、「1934年9月1日建成」[3][2]:56。1935年,原存放於北京古觀象台的中國古代天文儀器運至南京,安放於紫金山天文台內[1]:23。
1996年11月,中國國務院以「國立紫金山天文台舊址」之名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3。2021年相關文章提及,「國立紫金山天文台舊址」佔地3.1萬平方米[2]:58(3.1公頃)。
2022年時,紫金山天文台的主體功能已遷往棲霞區的仙林地區,僅餘科普部。「國立紫金山天文台舊址」所在又稱「紫金山園區」。紫金山園區現有圍牆圍合區域,用地面積約5.4公頃。2022年12月時,南京市人民政府下屬的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對《紫金山天文台資源保護與環境提升項目規劃設計方案》進行批前公示。項目將「通過保護文保建築、局部改造老舊建築、個別拆除不當建築、少量新建科普體驗館等方式,對園區內現有建築進行分級保護和充分利用,完善科普展示、旅遊服務、配套基礎設施等功能。」項目規劃設計方案中,園區總建築面積約11350平方米,其中:保護建築面積約2207平方米、改造建築面積約8025平方米、拆除建築面積約1290平方米、新建建築面積約1118平方米。主要新建建築為天文科普體驗館。園區規劃總建築面積比現狀減少約172平方米,其中地上總建築面積比現狀減少約520平方米、規劃綠地面積比現狀增加約120平方米[3]。
紫金山天文台於1934年建成時,主要建築是四座天文觀測室和辦公樓[4]:78,另有大、小宿舍[1]:23、「天文台」牌坊[4]:83等。
四座天文建築分別是大台本部(或稱大台,大赤道儀觀測室和辦公樓)、赤道儀室(或稱小赤道儀觀測室、小赤道儀室)、子午儀室(或稱子午儀觀測室)、變星儀室(或稱變星儀觀測室)[4]:79,81[1]:23。
四座天文建築的建築規制大體一致。外牆為山石砌成的虎皮牆。建築下部呈規整的矩形,頂部有一方平台,平台四周有中式建築形式的鈎欄。其中,三個平台中央有銀灰色天文圓頂,形成上圓下方的建築形制,被認為隱喻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觀念。[4]:79。
由楊廷寶設計的大台本部被認為是所有建築中最別致的。該建築坐北朝南,按軸線對稱分佈。楊廷寶利用地形高差,設計形成「底層兩側和二層中部北側均有出入口與室外相通、底層與二層之間有樓梯相連的特殊結構」[2]:58。
1950年,對大赤道儀觀測室的60厘米反射望遠鏡進行修復。1955年1月20日,台長張鈺哲和助手張家祥在此發現小行星「紫金1號」(「查劉璧如」星)[2]:58。
石牌坊位於大台本部辦公樓前,為棕褐色琉璃頂[4]:79。牌坊匾額正面為時任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書寫的「天文台」三字[4]:81。
紫金山天文台保存的原北京古觀象台的古儀器為五件,分別是:1.明朝正統七年(1442年)制青銅鑄渾天儀(渾儀);2.明朝正統七年制簡儀;3.明朝正統年間制銅鑄圭表;4.清朝光緒年間(1903年)制天體儀(天球儀)[1]:23[2]:58—59;5.清朝光緒年間制地平經緯儀[1]:23。
古天文儀器中的渾儀、簡儀、圭表在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時被搶劫和破壞。1905年,從法國索回簡儀。1920年,從德國運回渾儀。1950年代,天文台曾請古銅製作老藝人修復渾儀的龍角、龍爪。1987年,委託南京博物院對古天文儀器進行全面修復,恢復功能[1]:2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