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生、卵生、湿生、化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四生(梵語:catur-yoni)[1],佛教術語,指世間有情眾生的四種出生的方式,即胎生、卵生、濕生和化生。「四生」、「四生眾類」兩詞可用於泛指一切有情眾生。
於四生之基礎上,另有十生、十一生類之說。
四生義爲「四種出生」,共胎、卵、濕、化四類。[2]
四生並非和「物種」或六道眾生種類一一對應,如《俱舍論》認為人與畜生四種生育方式皆有(龍與大鵬金翅鳥皆屬後者),餓鬼道眾生則有胎生及化生兩種。[6]《楞嚴經》亦認為遍佈於各道中的阿修羅各有不同誕生方式,天道修羅為化生、人道修羅為胎生、畜生道修羅為濕生、餓鬼道修羅為卵生。[7]
「四生」、「四生眾類」兩詞可用於泛指一切有情眾生。[8]四生和六趣(即六道、六趨)合稱為「生趣」、「六道四生」。[9]「四生三有」則指有情眾生和其生存的欲界、色界、無色界等空間。[8]
《金剛經》記載:「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除前四生外其餘釋義如下:[10]
以上金剛經所提及者合稱十生,加總之一生則稱為十一生、十一生類,[11]見於空海《性霊集》卷六:「十一生類入,無餘而不度。」[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