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幹宗幹認為「臺灣患不在盜賊,而在兵冗」,視將班兵管理好,臺灣治理才能上軌道。徐宗幹將臺灣班兵換班內渡的期限由三年一換改五年一換,因應臺灣營房傾倒甚多,故整修營房以消弭兵民雜居亂象。為治理漳泉兵械鬥問題,規定非操演及有事之時,所有軍備器械一律繳庫。禁止汛兵
閔宗德曾祖閔如霖,南京禮部尚書,兼翰林院侍讀學士,贈太子太保;祖父閔道孚,官生,贈光祿寺署正;父閔世譽,刑部郎中。母毛氏。慈侍下。兄閔光德(監生)、閔晉德。 子三:闵燧、闵皋、闵肃。閔肅,字同生,号白于,崇祯癸酉浙江乡试举人,登癸未进士,历官福建按察使司佥事,分巡福兴泉兵备道。 《吳興閔氏宗譜》 《崇禎長編》 《明实录》 《浙江通志》
胡纘宗胡纘宗(1480年—1560年),字孝思,一字世甫,號可泉,亦號鳥鼠山人,陝西鞏昌府秦州(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人。明朝政治人物、書法家。正德戊辰進士,嘉靖時官至河南巡撫。 胡纘宗早年為國子生,弘治十四年(1501年)中式辛酉科陕西鄉試舉人,正德三年(1508年)登戊辰科三甲第一名進士。即授翰林院檢
許宗鎰許宗鎰(?—?),字應衡,號定斋,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 福建鄉試第十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二百七十四名進士。工部观政,授浙江浦江縣知縣,調任仁和縣知縣,后升任南京工部主事,升南戶部郎中、后改任夔州府知府。 隆慶二年(1568年)正月升广东按察副使,备兵
朝鮮純宗,年52歲。即使當時日本認為是僭越,李王職長官閔泳綺等人根據高宗的先例,定廟號為純宗、上諡號「文溫武寧敦仁誠敬孝皇帝」,安葬在京畿道近郊南楊州市金谷的裕陵。 有记载“世子记性绝人,凡朝章、国故、山川、关防、钱谷、甲兵之簿,以及士夫门阀、谱牒、科宦年月,随事胪列,历历不差”,性格开朗活泼,喜欢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