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有訓(1897年4月2日—1977年11月30日),字正之,男,江西高安人,中國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物理學先驅。
生平
光緒二十三年三月初一日(1897年4月2日),吳有訓生於江西省高安縣石溪吳村。自幼在私塾讀書。曾就讀於高安瑞州中學、南昌第二中學。1916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理化部,師從胡剛復等人。1920年畢業,先後在南昌第二中學、上海公學任教。
1922年1月,吳有訓赴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系學習,師從阿瑟·康普頓。期間實驗驗證「康普頓效應」,1925年以此博士論文獲物理學哲學博士學位。1926年回國,參與江西大學的籌備工作。1927年8月任第四中山大學(原南京高師,後更名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1928年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後兼系主任、理學院院長。
1937年,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組成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更名西南聯合大學,吳有訓任理學院院長。1945年,出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1947年赴美,先後在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等校進行短期訪問,從事科研工作。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1949年任華東教育部部長,同時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1950年赴北京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長,同年12月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物理學會的創始人之一。曾任中國物理學會會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科學》和《科學通報》主編等。文革期間受到保護鮮受波及,1977年1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紀念
2000年,中國物理學會為紀念胡剛復等五位物理學界前輩,設立了胡剛復、饒毓泰、葉企孫、吳有訓、王淦昌物理學獎,其中吳有訓物理獎授予原子核物理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物理學家。
主要成就
吳有訓全面驗證了康普頓效應,並發展了該理論。康普頓效應,是量子力學的重要奠基發現。康普頓效應被驗證後,康普頓以該理論成就獲得192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楊振寧教授特別指出康普頓效應不能被稱為「康普頓-吳有訓效應」[1]。
在發展康普頓散射理論方面,吳有訓用精確的實驗,解決了康普頓散射光譜中變線與不變線之間的能量或強度的比率問題。1925年11月,美國物理學會第135屆會議在吳有訓所在的實驗室召開,在會上宣讀交流的論文中,吳有訓的論文《康普頓效應中的變線與不變線之間能量的分佈》排在第一位。
回國後,吳有訓在清華大學建立起中國第一個近代物理研究實驗室,開創了中國物理學研究的先河,被稱為中國物理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1935年,他被德國自然科學院推舉為院士,是第一位被西方國家授予院士稱號的中國人。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