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凱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吳凱聲(1900年—1997年)字闓聲,號丹農,江蘇宜興人,是活躍於1930年代的中國外交家律師,在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大量營救被捕左派人士[1]

生平

吳凱聲1922年畢業於 上海倉聖明智大學 文科,隨後赴法國就讀於巴黎大學,主修法律政治,並獲得法學博士學位[2]

1926 年 回中國後,他在上海擔任律師。1928 年,出任上海納稅華人會總事[3]

此後吳凱聲開始擔任政府要職:

1930 年,吳凱聲曾短暫返國,抗戰爆發前,他歷任國民政府外交委員會委員,並擔任私立上海法學院私立東亞大學校董與教授,同時兼任 中外文化協會理事長[6]

抗戰與汪精衛政權時期

抗戰期間,吳凱聲加入 汪精衛 領導的 中國國民黨(汪派)[7]

  • 1939 年:擔任 中央候補委員
  • 1940 年:進入 南京國民政府,擔任考選委員會副委員長、憲政實施委員會委員
  • 1941 年:出任 意大利大使
  • 1942 年:擔任駐意大利 兼任 克羅地亞公使,曾預計擔任駐意大利與西班牙公使但並未到任[8]
  • 1943 年:擔任 接收法國專管租界委員外交部次長中央政治委員會最高國防會議副秘書長
  • 1945 年:擔任 撤廢各國在華治外法權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 1949 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因為抗日時期叛國等指控,被送到江蘇鹽城大豐農場勞改
  • 1955年,因陳賡求情獲釋。
  • 文革時期再次入獄,受周恩來照顧出獄。
  • 改革開放後受聘為外國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上海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特邀研究員,中國國際文學研究員,華東師大歷史系教授、顧問,上海市文史館館員。

後代

孫輩吳征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