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向陽紅系列海洋調查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海洋局下屬的海洋科學考察船隊,該系列船隻先後建造了十餘艘,噸位從千噸級到萬噸級不等。
1969年3月28日,解放軍海軍司令部對國家海洋局船舶命名作了如下批覆:國家海洋局1000噸以上的海洋調查船命名為「向陽紅」,1000噸以下的命名為「曙光」,並以出廠先后冠以順序號。[1] 七十年代有600噸級的「曙光1」號、「曙光2」號、「曙光3」號(南海分局)、「曙光4」號、「曙光5」號(北海分局)、「曙光6」號、「曙光7」號(東海分局)。2016年底,北船重工遊艇廠為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承制的「曙光12」海灣移動監測平台下水。[2]
至2022年,現在役的船隊有:向陽紅01、03、05、06、08、09、10、14、18、20、22、31等船隻。[3]據外國媒體曾報稱,中國科研船隻潛入過美國海軍用來追蹤潛艇進入印度洋的傳感器陣列群「魚鈎」網絡所在的部屬地點,印度據此聲稱,包括洋流,深度,水的鹽度等數據的收集能幫助潛艇戰,這些船隻名義上為科學用途,但實際上進行高精海水測繪為潛艇聲納所用[4][5],尤其中國「遠望5號」和「實驗6號」科考船分別於2022年8月和2023年10月曾停靠斯里蘭卡後,發生印方曾要求斯里蘭卡拒絕「向陽紅03」停靠的事件,以致科研時程延遲,後來找上馬爾代夫解決,2024年2月8日在首都馬累港替換人員與補給,但有軍事專家認為,解放軍已經有潛艇救援艦、遠洋拖船、作戰艦等在印度洋執行遠海戒護與後勤支援任務。而具有海洋科研調查屬性的科考船,其船務性質與能力無需要支援潛艇海外航安保障任務[6][7]。
按承擔的任務和噸位的不同,分屬於三個序列[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