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謙吉(1909年6月25日—2017年2月28日),男,江蘇無錫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農業經濟管理和生態經濟學家。
葉謙吉是中國生態農業的奠基人,中國生態文明的首創者。他一生從事高等教育事業70多年,為重慶南開中學和西南農業大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生平
清宣統元年(1909年)6月25日出生於江蘇無錫堰橋[1]。祖父是晚清秀才。因為家道中落,小學畢業後在城裏藥鋪當學徒。後來在堂兄資助下考上蘇州桃塢中學,與錢鍾書是同學和朋友[2]。
1933年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農業經濟系,之後在天津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工作,歷任教員、研究員、教授[3]。1936年獲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優秀青年教師獎學金,赴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生院農業經濟專業和哈佛大學研究生院工商管理專業深造。曾接到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的任教邀請,但他決定繼續留在南開大學任教[4]。
1938年回國時,遇上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天津、上海等地都已淪陷。於是輾轉來到香港,經由越南到達雲南。在前往昆明的途中,葉謙吉遇到了重慶南開中學校長喻傳鑒的夫人和6個女兒,得知南開大學已經遷至重慶,她們也正前往重慶避難。他搭上了這趟順風車,期間還與喻傳鑒的大女兒喻嫻文結下情緣,並與1939年3月5日在重慶結婚[5]。
1944年至1945年任聯合國糧農組織高級訪問學者。1948年開始擔任重慶大學經濟系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兼學校副秘書長[6]。1951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7]。1952年調任至西南農學院(西南農業大學前身),擔任總務長,為學院的成立設計藍圖以及施工方案[8]。
1957年在反右運動中與許多重慶民盟盟員被劃為右派,遭到批鬥[9]。文化大革命期間停課下鄉勞動。
改革開放後積極參與生態工作,多次赴各地調研。1988年被評為一級終身教授,1991年升任博士生導師,1993年升任博士後流動站研究導師。
社會職務
曾任重慶市農業經濟學會理事長,重慶生態農業學會理事長,重慶市科協委員,四川省國土經濟研究會顧問。1984年起任中國生態經濟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農業生態經濟學副理事長。民盟中央科技委員會委員,民盟重慶市委委員兼科技委員會主任,重慶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兼大學農業委員會顧問,重慶市第二、七、八、九、十屆政協常委,新重慶市政協第一屆委員會委員。
研究與貢獻
葉謙吉在對四川1981年特大洪災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於1982年首次在中國提出生態農業的理論。他認為:現代意義上的農業是一個巨大而複雜的生態系統。人、生物、環境三者之間在農業生態系統中是對立統一關係,人是起主宰作用的。發展農業,人必須按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既要大力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又要積極改造保護,靠農業生態系統整體經常保持最佳平衡狀態,形成良性循環的高效生態系統[11]。他還同時提出「生態農業是我國農業的一次綠色革命」。在重慶市北碚區和大足縣率先建立生態農業實驗區。
1987年6月,在全國生態農業研討會上宣讀論文《生態需要與生態文明建設》,第一次提出「生態文明」的概念。他針對中國生態環境趨於惡化的態勢,呼籲要「大力提倡生態文明建設」,認為「21世紀應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世紀。人與自然應成為和諧相處的夥伴……掠奪式發展必將遭到大自然的報復」。
1999年12月,在北京香山科學會議上提出了「生態災變論框架理論」。[12]
出版專著《生態農業:農業的未來》;編著《英漢農業經濟詞典》(264萬字);譯著《現代企業管理》(26萬字,奧斯伯等著);文集《葉謙吉文集》。曾擔任《農業生態經濟博士論叢》主編。
榮譽
全國四化建設先進個人代表,農牧漁業部科技推廣優秀教師,全國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為四化服務先進個人(1985年)[13],農牧漁業部特發執教四十周年以上榮譽證書,四川省人民政府特授予從事科技工作五十年以上榮譽證書,四川省優秀研究生導師,民盟四川省委盟遂合作科技興農先進工作者,國務院表彰為高等教育事業作出特殊貢獻者(1991年10月1日)[14],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