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蜓蜥(學名:Sphenomorphus taiwanensis)為石龍子科蜓蜥屬的爬行動物,是台灣的特有物種。分佈於台灣本島,常生活於山區。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2200至3200米。該物種的產地在台灣南投。[1]其種加詞「taiwanensis」意為「台灣的」。
描述
吻肛長約介於51-61mm之間,尾長約可達吻肛長的2倍,外型類似印度蜓蜥,只是體型較小。背面體色為褐色,雜有許多黑色斑點,略成數列細縱帶。體側面有1黑色寬縱帶,由吻端到橫跨眼睛,延伸到尾巴基部,體側為白色,雜有許多黑色斑點。腹面為綠色或黃綠色,幼體的尾巴末端為紅色。[2][3]
習性
日行性,以高山昆蟲及其他節肢動物為食。卵生,每次可產卵4-8枚。[2]
棲地
分佈在於海拔1,800公尺以上山區,喜居於高山草原的石洞中,尤其是農夫疊起的岩石牆。[2]
保護
本種於2023年被收錄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4]。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