髮繡是運用頭髮繡製的繡品。髮繡以頭髮代替毛線或絲線,利用頭髮黑、白,灰、黃和棕的自然色澤,以及細、柔、光、滑的特性,用接針、切針、纏針和滾針等不同針法刺繡。髮繡白地黑線,適宜繡製摹線(白描)人物,山水和建築物等,人物一般背景較少。髮繡以質樸素淨取勝,繡品針跡細密,色彩柔和,風格獨特。因為頭髮具有特殊性能,所以髮繡堅韌光滑,色澤經久不褪。
此條目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
歷史
在中國刺繡史上,髮繡有着獨特的地位。史料考證,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髮繡是現存於英國倫敦博物館的《東方塑像》,相傳為南宋皇帝趙構之妃劉安所繡;早期發現的髮繡還有日本正倉院所藏《彌勒佛》像,出自明代韓希孟之手;《唐宋元明名畫大觀》影印本中的《滕王閣圖》和《黃鶴樓圖》系明代夏明遠的兩件髮繡;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明代嘉靖年間《倚琴佇月圖》,以及成都文殊院藏有清代道光五年陝西總督楊延春之女的《水月觀音》等,均為傳世珍品,被後人譽為「細若紋睫,侔於鬼工」的神來之作。
唐代佛教鼎盛時期,虔誠信女開始用自己的纖髮,在絲絹上繡成如來佛、觀音菩薩像,朝夕頂禮膜拜,這便是髮繡的源頭。到元末明初,髮繡突破了宗教題材,表現內容不再囿於人物肖像,藝術手法推陳出新,畫繡結合,催生出一件件傳世佳作。而到晚清年間,這一藝術奇葩竟衰落近乎湮滅,人們只能從博物館的珍藏中依稀窺見髮繡往昔的風姿。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古老髮繡藝術在東台地區復甦。髮繡在東台的記載,最早見諸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孔尚任的《西團遊記》,文中載:東台附近的西團鎮(古屬東台場)晾網寺里藏有髮繡觀音佛像,被推為髮繡珍品。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政治運動,驅使大批蘇南居民下放農村,許多藝人、畫師、繡女來到東台,於是,新一代髮繡應運而生。吳雷是蘇州籍工藝師,他通過蘇州刺繡研究所創始人高伯瑜先生,請來了他的弟子、現代著名刺繡大師顧文霞女士,擔任技術指導,在眾多畫師、繡女的共同努力下,數月之後,東台的第一幅髮繡品《秋風紈扇圖》終於誕生。
今日髮繡
今天,髮繡在東台改墨繡為彩繡,融畫繡一體,變雙鈎為暈色,開發出雙面髮繡和雙面異色繡。
髮繡珍品《清明上河圖》原件早就在香港一家拍賣行拍出,但從保存的資料中,可一睹它的風采。發繡女工以髮為筆,摹寫了張擇端的畫意,著名書畫家謝稚柳的題詞「髮繡清明上河圖」和武中奇的書聯「丹青染盡清明勝,素手神傳風俗情」為之增色。這幅髮繡裝裱後,全長9.98米,為當時世界之最,名品、絕藝的孤本,成為海內收藏界追逐的目標。不久前,一幅全長13.2米的《姑蘇繁華圖》長卷髮繡又改寫了這一記錄。這幅被列為中國畫十大名品之一的長卷,以濃墨重彩寫盡康乾盛世古城蘇州的繁華,繡有各色人物4600餘人、各式房屋建築2140棟、各種橋樑40餘座、各種客貨船號及竹筏300餘隻、各種商號招牌300餘塊等,被稱為歷史巨作。近年來,東台先後繡製出《長江三峽全景圖》、《八十七神仙圖》等一大批發繡長卷。
在市場營銷上,東台髮繡業生產與經營並舉,高檔與低檔兼具。他們追求市場需求策略,中低檔價格適當下調,讓髮繡走入尋常百姓家;高特檔仍精選名人肖像和名師畫作,注意整體裝裱、裝幀,讓髮繡邁向藝術聖殿。目前,東台從事髮繡工藝設計、配色、勾繃、刺繡和裝裱等的技藝人員逾7000人,其中青年繡女占絕大多數,還有很大比重的為下崗再就業職工。全市擁有專業廠家20多家,髮繡工藝點300多處,市內髮繡經銷門市40多個,年產值超過一億元。臺灣和東京等地都設有銷售窗口。
東台「中國髮繡」已獲得國內大獎數十個,在國際博覽會和民間藝術博覽會中也屢獲殊榮。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宋平、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葉飛、姬鵬飛、陳丕顯,國家文化部長孫家正,前江蘇省省委書記韓培信、省長顧秀蓮等領導多次視察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