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用于攻击海上军舰的中程弹道导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反艦彈道導彈(ASBM)是一種軍用彈道導彈系統。這是一種用於攻擊海上軍艦的中程彈道導彈。[1]
反艦彈道導彈裝備有足夠大的常規彈頭,加上高速飛行的巨大動能,它的一次撞擊就足以重創甚至擊沉一艘超級航空母艦。與攜帶核彈頭的導彈不同,它需要直接命中才能摧毀目標。但不排除裝備其他類型彈頭可間接損傷敵方戰艦的可能性。因此它與典型的彈道導彈不同,它在短暫的初始加速階段後,首先遵循彈道導彈的飛行軌跡,然後需要精確的高性能制導系統來引導它攻擊移動中的目標。
由於極音速下氣動與黑障區的限制,該武器目前並沒有任何可靠證據證明它在高超音速飛行狀態下的攻擊有效性。但由於導彈不必直接命中目標也可損傷敵艦,所以高超音速反艦彈道飛彈強大的突防能力對現有防空系統(例如神盾戰鬥系統、標準一、二型防空飛彈)是巨大挑戰,對現役戰艦造成頗大威脅。[2]
1960年,蘇聯切洛梅設計局(OKB-52)的切洛梅在赫魯曉夫的要求下提出了「UR-200」計劃,即設計一種攻擊海上機動目標的彈道導彈。然而,隨着1964年赫魯曉夫下台,該型導彈的原型火箭連續9次發射失敗,該計劃被國防工業部長烏斯季諾夫終止。[3]
2005年,美國國防部聲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研製並測試了世界上第一種反艦彈道導彈——東風-21丁型導彈,射程約為3,000公里(1,900英里)。據估計該型導彈在2007年或2008年已經達到初步作戰能力,而制導系統仍處在漸進的發展中,更多的無人機和衛星正編入該系統。[4]美國假設東風-21反艦彈道導彈已經於2009年服役。[5][6]
2011年2月,伊朗展示了「波斯灣」型(英語:Persian Gulf)近程反艦彈道導彈。這是一種以征服者-110導彈為基礎的新型導彈成功擊中固定的艦靶。有報道稱,它是一種以東風-11為基礎開發的近程彈道導彈,而前者的射程為250-300公里。[7]
拉夫黑德上將說,美國在太平洋的幾個陸上基地,更容易受到中國的彈道導彈攻擊,因為他們不像航母能夠移動以躲避打擊。[8]
2013年,一種名為東風21D型的反艦彈道導彈出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紀錄片中。
美軍印太司令菲利普·戴維森在2020年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表示,中國試射可能東風21D或東風26的四枚陸基反艦彈道飛彈,兩枚成功落入數千公里外西沙海域[9]。
2021年,美國海軍研究協會新聞報導,根據Maxar提供的衛星圖片,在中國沙漠發現戰艦形狀的軌道系統,可模擬目標船艦躲避,更有類似儀器用的直立標桿等內部細節。這是首次發現中國開始研究機動能力,使得反艦彈道導彈不但能打擊固定位置,將來可能會攻擊正在進行移動的目標,報導指出這並非首度在沙漠地區設置航艦標靶,2003年以來就發現有等比例航艦輪廓的固定標靶,甚至曾拍到打靶過的彈坑且數度修復再使用[10]。
R-27K / 4K18 是以R27/4K10彈道導彈改進而來的反艦型號。"K"意為「Korabelnaya(船)」。蘇聯海軍將一艘629型潛艇(G級)(K-102艇)進行改裝用於該導彈的測試。
烏克蘭武裝部隊裝備的OTR-21「圓點」戰術彈道導彈是蘇聯時代製造的武器,於2022年3月24日於烏克蘭南部的別爾江斯克擊沉了俄軍停泊的一艘1171型大型登陸艦(最開始傳言是奧爾斯克號,後經證實是薩拉托夫號[13])並擊傷了另兩艘艦船。雖然是停泊狀態,但這是首次以彈道導彈擊沉敵方戰艦的戰例寫下歷史。
伊朗生產了具有反艦型號的波斯灣導彈
2023年12月16日,胡塞武裝使用波斯灣反艦彈道導彈II型打擊一艘穿越紅海,懸掛利比里亞國旗的商船「地中海宮殿三號」,附近的美國海軍「卡尼」號驅逐艦證實雷達曾捕捉到該導彈。聲稱該事件成為人類史上首次成功使用反艦彈道導彈攻擊水面移動艦艇。[14]
2024年,美國陸軍在「勇敢之盾24」(Valiant Shield 24)聯合演習中,首度使用「精準打擊飛彈」(PrSM)進行反艦彈道飛彈試射,並成功擊沉一艘退役的兩棲運輸艦,展示使陸軍也具備遠程反艦能力,該彈道導彈射程在500公里以上,可增加至1000公里[15]。
東風-21D導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研製的一種反艦彈道導彈。中國已有報道的超視距雷達研製工作是為了反艦彈道導彈的定位[16]。
美國海軍的回應是將關注的焦點由淺吃水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進行嚴密封鎖,切換到建造裝備有宙斯盾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驅逐艦[17]。美國已經將大部分具有反彈道導彈能力的艦隻調至太平洋,擴大所有宙斯盾驅逐艦的彈道導彈防禦計劃,並增加採購標準三型(SM-3)防空飛彈[18]。美國還升級了用於跟蹤彈道導彈發射的巨大網絡,這為航母戰鬥群在導彈飛行過程中提前離開導彈的目標區域提供了預警[19]。
馬歇爾·霍伊爾寫道,中國應該能壓倒美國的宙斯盾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僅僅是因為中國在國內增加更多的反艦彈道導彈(和誘餌彈)比美國在西太平洋部署宙斯盾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中的標準-3型導彈成本更低[20]。這在約翰·派克建議需要多枚導彈來確保攔截每一枚來襲的反艦彈道導彈後尤其明顯[21]。
一些專家說這類導彈可能導致核武器擴散,以及中國與日本和印度發生軍備競賽。因為中國不是中程導彈條約的成員國,這甚至會終結美國與蘇聯簽署的該條約[22][23] 。美國後於川普政府時期,以俄國違反條約義務及中國拒絕加入條約為由退出了中導條約,促成美國開始計劃發展反艦彈道武器。[24]
東風-26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核常兼備中程彈道導彈,是繼東風-21D後世界現役第二種大型中遠程反艦彈道導彈。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作為核常兼備導彈方隊首個型號初次亮相[25][26]。
鷹擊21反艦導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裝備的一型艦載高超音速反艦彈道導彈。於2022年4月中國海軍節前夕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宣傳視頻中首次對外亮相[27],全程6馬赫、末端10馬赫[28][2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