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翔安國際機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map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IATA代码XMNICAO代码ZSAM)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厦门市一座正在兴建中的国际机场,机场用地位于翔安区大嶝岛小嶝岛之间,大部分用地于2013年11月起由抽取厦门附近沿海沙地填海造陆造成,于2022年1月4日全面开工建设航站楼,预计于2025年建成并于次年投入使用,为一座4F级民用机场,定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的国际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国际货运口岸机场、两岸交流门户机场,是海岛型机场。

事实速览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Xiamen Xiang'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概览 ...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
Xiamen Xiang'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建筑模型
概览
机场类型民用
服务城市厦门市 编辑维基数据
地理位置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大嶝街道
启用日期预计2026年[1]
枢纽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山东航空中国东方航空春秋航空商舟航空物流顺丰航空
坐标24°32′41″N 118°21′31″E
地图
XMN/ZSAM在福建的位置
XMN/ZSAM
XMN/ZSAM
XMN/ZSAM在中国的位置
XMN/ZSAM
XMN/ZSAM
统计数据
起落架次0(预期2025年达到 380,000)
客流量(人次)0(预期2025年达到 45,000,000)
货运量(吨)0(预期2025年达到 750,000)
数据来源: [2]
关闭

命名

中国大陆的机场大多以所在区县命名,由于厦门新机场落成于厦门市翔安区,因此机场被命名为“厦门翔安国际机场”[3][4]。2025年1月24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复同意将该机场命名为“厦门翔安国际机场”[5][6]

简况

厦门新机场规划用地约50平方公里,飞行区等级为4F级,计划建设4条跑道,可接待目前世界最大飞机起降;航站楼及配套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一期工程将于2025年建成,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万吨、飞机起降38万架次的目标进行设计。项目总投资为536.85亿元,其中机场工程386亿元,新建2条远距跑道,北跑道按4F标准建设,长3,800米、宽45米,南跑道按4E标准建设,长3,600米、宽45米(远期根据机场发展实际情况,可适时延长至3,800米);新建55万平方米的航站楼,196个机位的站坪以及相关配套设施。

近期规划目标年2030年,预测旅客吞吐量6,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51万架次,规划在北一跑道北侧增设3,600米长的北二跑道,在T1航站楼西侧、进场路北侧增设T2航站楼。建成后可以容纳177架客机以及28架货机的停机坪。

远期(终端)2040年,按照满足旅客吞吐量8,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63万架次的使用需求,规划在南一跑道南侧增设3,000米长的南二跑道,在T1航站楼西侧、进场路南侧增设T3航站楼。建成后将拥有4条跑道。

历史

2007年,鉴于厦门高崎机场以及泉州晋江机场两个闽南地区的航空枢纽都即将饱和并且难以扩建(均已被市区建筑包围)的情况,福建省人民政府决定在闽南地区修建一个新的大型机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旅行需求。初始规划为一期设计3,000万年旅客流量,二期建成后达到设计流量6,000万。由于对厦门以及闽南地区航空旅客预估不准确,机场容量后来屡次修改。2007年7月,新机场选址工作开始,分别有位于厦门漳州泉州三地共11处地点被纳入考虑范围:5个“上山”场址,分别位于厦门集美后溪、同安汀溪、翔安新圩、漳州龙海浮宫和厦泉交界处的石井、水头附近;“下海”备选的6个场址中,分别是厦门翔安大嶝、翔安新店、翔安澳头、同安洪塘,泉州晋江磁灶和漳州龙海紫泥。后经反复论证认定厦门翔安区大嶝岛附近净空条件较好,并且噪音影响较小,是最佳的地点。

2019年9月13日,厦门新机场总体规划正式获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根据意见,厦门新机场定位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大型机场,明确按照近期2030年旅客吞吐量6,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51万架次。[7]11月13日,厦门新机场定位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大型机场,终端2040年旅客吞吐量8,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63万架次进行规划。近期将规划北一、北二、南一共计三条跑道,新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F级,跑道长度3,800米,属国际最高等级。厦门新机场规划以“一个主航站区、两端进场、三座航站楼、四条跑道”作为终端格局。

2021年1月6日,厦门新机场用海初审获得自然资源部批准。同年4月2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厦门新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厦门新机场一期工程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万吨、飞机起降38万架次的目标进行设计,新建2条远距跑道,北跑道按4F标准建设,长3,800米、宽45米,南跑道按4E标准建设,长3,600米、宽45米(远期根据机场发展实际情况,可适时延长至3,800米);新建55万平方米的航站楼,196个机位的站坪以及相关配套设施。[1]。11月,厦门新机场航站区及配套工程初步设计获中国民航局、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8]

2022年1月4日,厦门新机场全面开工。2023年8月31日,厦门翔安机场航厦(主楼+指廊)混凝土主体结构完工、北停车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首批钢结构屋盖的吊装工作亦同时开始。[9]

机场容量设计

2007年,官方预估认为2020年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客流量才能达到2,000万人次,并且据此计划了翔安机场的设计客流为一期3,000万人次,启用两条跑道,二期6,000万人次,启用三条跑道。然而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之年客流已于2013年达到1,983万。同年厦门和泉州机场的客流总和已经超过2,200万。

2010年,官方重新评估厦门以及周边城市航空客流,预计2020年达到3,300万。并且将机场预期计划流量调整到一期4,000万人次,二期7,500万人次以适应更多的流量,同时将二期计划的跑道增加到4条。

2014年初,由于2013年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吞吐量已经逼近2,000万(1,983万),泉州晋江机场吞吐量也突破200万,并且客流增长势头不减反增(增长百分比均超过两位数)。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之年客流已与2019年已经达到2,741万。同年厦门和泉州机场的客流总和已经超过3,585万。翔安机场预计容量再次被修改,为一期4,500万人次,二期7,800万人次,这个设计流量已与当时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水平相当。

厦门新机场总体规划于2019年9月正式获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复,明确按照近期2030年旅客吞吐量6,200万人次,终端2040年旅客吞吐量8,500万人次。2021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厦门新机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复,厦门新机场一期工程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万吨的目标进行设计。

未来发展

与金门共用

2023年9月12日,中国大陆发布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文件,表示将加快推进与金门“通电、通气、通桥”,支持金门“共用厦门新机场”。[10]对此,金门县长陈福海对于陆方所提“共用厦门新机场”也表达正面看法,认为或可在金门雾季时做为备援转降之机场以疏运旅客。[11]民众党主席兼2024年总统大选候选人柯文哲2023年5月到访金门时主张兴建“金厦大桥”,认为金门人直接到厦门的翔安国际机场就可以“飞出去了,简单太多。”[12] 大部分在地群众亦表示支持,台湾金门同乡会总会总会长杨维居认为,厦金共用新机场是金门民生所需,认为“厦门翔安机场的通航,将为厦门与金门交流合作、携手发展增添新动能。”而有金门民众认为新机场“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对...金门同胞来说,都是很大的便利”。[13][14]

争议

填海抽砂问题

自翔安机场抽砂填海工程开工后,邻近的金门县发现海岸严重侵蚀,与机场抽海砂填海有极大关联。[15]

空域重叠问题

工程开始前,机场所在的大嶝岛和中华民国实控的金门县最近距离本来仅有2公里,机场落成后,两地最近的距离会被缩至只有1.5公里。[16]而本机场距离金门尚义机场亦不到10公里,两机场空域重叠率高达七成,极可能与当地往返台湾的W6航路冲突,金门县立委陈玉珍亦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飞行安全问题表示担忧,认为两岸政府应就相关问题协商。[17][18]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