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偶極(Indian Ocean Dipole)或印度洋雙極是指印度洋異常的氣候振盪現象,由氣候研究人員於1999年發現,現象出現時會使印度洋東西側的海水溫度混亂,改變正常風向。整個氣候模式的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情況類似厄爾尼諾現象。此現象分別有正負兩個極端,當印度洋西側海面溫度比正常高時稱為正偶極,相反則稱為負偶極。[1][2]
當正偶極發生時,印度洋西側海面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該區大氣對流變得活躍,非洲東部因而會產生較大降雨,而在印度洋東側卻相反,海面溫度下降,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等地會出現乾旱,加大火災風險。
當負偶極發生時,印度洋西側海面溫度異常地持續低溫,該區大氣對流變得緩慢,非洲東部因而會只有較少降雨,而在印度洋東側卻相反,海面溫度變暖,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等地會產生大雨,加大水災風險。
發生
過去,每30年平均發生4次正偶極或陰偶極,每次持續約6個月。連續多年發生正偶極的情況十分罕見,記錄上只有兩次,即1913年至1914年,以及2006年至2008年。[3][4][5][6]
2006年及2008年連續三年出現了正偶極,及後發生了嚴重的2009年維多利亞森林大火。
2010年10月出現了一次強烈的負偶極,[7]加上同年發生的反厄爾尼諾現象,造成了嚴重的2010-2011年昆士蘭洪水與2011維多利亞州洪水。
2019年出現了一次強烈的正偶極,[8],[9]加上厄爾尼諾現象,同年發生了嚴重的2019-2020年澳洲叢林大火。
相關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