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希夫[1](烏克蘭語:Борщів,羅馬化:Borshchiv),又按俄語名譯為博爾曉夫[2](俄語:Борщёв),是烏克蘭西部捷爾諾波爾州喬爾特基夫區博爾希夫市鎮內的城市及其行政中心。該市距離州府捷爾諾波爾90公里,海拔高度290米,面積2.66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11,274。
歷史
文獻中第一次出現博爾希夫是1456年,當時此地由私人領主杜金斯基(Dudinski)家族擁有。在1629年波蘭統治時期,此地被授予馬格德堡權利。在1648年—1654年的赫梅利尼茨基起義期間,博爾希夫也發生了起義,1655年秋俄羅斯帝國亦曾佔領過此地。1672年,奧斯曼帝國佔領了博爾希夫,佔領期間市民被大量殺害或販賣為奴隸,直到1699年奧斯曼帝國的佔領結束。倖存的人口此後返回了博爾希夫,波蘭統治者不得不減免城市居民的稅。1744年和1768年曾兩次發生市民起義。[3]
1772年波蘭被瓜分後,博爾希夫由奧地利帝國統治。1810年—1815年拿破崙戰爭期間,俄羅斯帝國曾短暫統治博爾希夫,直到1815年奧地利恢復對此的統治。1848年的改革廢除了農奴制,但保留了大地主制。改革後,農民的破產進程愈演愈烈。由於債務而失去土地,當地窮人加入了佃農或工業工人的行列。1867年博爾希夫獲得城市地位。1900年—1906年期間,博爾希夫曾三次發生起義,均被奧匈帝國當局鎮壓。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不久,1914年8月14日,俄軍攻佔了博爾希夫,此後三年,俄羅斯第8集團軍的部隊駐紮在該市。1917年7月底,在俄羅斯軍隊在西南戰線的進攻失敗後,德奧軍隊佔領了博爾希夫。[3]
奧匈帝國崩潰後,波蘭於1919年7月佔領了博爾希夫;1920年8月1日至9月17日,蘇聯紅軍曾在博爾希夫短暫建立了蘇維埃政權,但旋即被波蘭人擊敗。戰後博爾希夫歸波蘭第二共和國統治,但烏克蘭共產黨在此有地下組織運作,通過散發傳單發動了多次罷工。1939年9月17日,蘇聯紅軍進駐博爾希夫所在的西烏克蘭;次年博爾希夫成為博爾希夫區的行政中心。1941年7月,納粹德國侵佔博爾希夫,隨後在次年建立了猶太人隔都;1943年時,至少有2300名猶太人被殺害[4];1944年德軍臨近撤退前施行焦土戰術,摧毀了博爾希夫的火電廠、火車站、工廠和學校等。1944年4月6日,蘇聯烏克蘭第1方面軍解放了博爾希夫。[3]
蘇聯在戰後5年內重建了博爾希夫的捲菸廠和磚廠,又新建了一家油廠、一家工業和食品加工廠;1944年建起了第一座集體農莊。1962年,糖廠竣工;至1972年,年產糖達到48200噸。還由國家以及企事業單位出資建造了69棟赫魯曉夫樓,居住面積為1.53萬平方米,有蒸汽供暖、供水和污水處理系統。該市的共青團組織曾最多擁有2100名團員。[3]
教育
奧地利帝國統治時期有一座德語學校和一座波蘭語學校。波蘭統治時期,有兩所波蘭語七年制學校和一所烏克蘭語小學;當地10歲以上人口文盲率達到40%。蘇聯統治時的1972/73學年,兩所學校有1,600名學生,以烏克蘭語為教學語言,有107名教師教學(其中有教師曾獲得列寧勳章)。1955年,當地開設農業機械化和電氣化技術學校。[3]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