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響尾蛇(Crotalus durissus)是一種分佈在南美洲的響尾蛇。牠們是屬內分佈最廣的物種[2],並在其出沒的一些地區引發毒蛇咬傷的救治難題。[3]其下已發現了8個亞種。[4]
南美響尾蛇 | |
---|---|
委內瑞拉響尾蛇(Crotalus durissus cumanensis)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爬蟲綱 Reptilia |
目: | 有鱗目 Squamata |
亞目: | 蛇亞目 Serpentes |
科: | 蝰科 Viperidae |
屬: | 響尾蛇屬 Crotalus |
種: | 南美響尾蛇 C. durissus
|
二名法 | |
Crotalus durissus Linnaeus, 1758
| |
異名 | |
|
特徵
南美響尾蛇可以長達1.8米,頸部到頭部有兩道明顯的黑線(其實視脊椎骨的突起痕跡)。
分佈
除了厄瓜多爾及智利,南美響尾蛇分佈在南美洲的所有國家。不過,牠們的分佈地卻是斷斷續續的[2],在北部的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圭亞那、蘇里南、法屬圭亞那及巴西北部有一些孤立的群落。牠們出沒於哥倫比亞及巴西東部至秘魯東南部、玻利維亞、烏拉圭、巴拉圭及阿根廷北部。[5]牠們也在加勒比海的一些島上生活,包括塔瑪林多及阿魯巴。[2]
棲息地
南美響尾蛇喜歡大草原、卡丁加群落及喜拉多。牠們也曾在委內瑞拉西北部的海岸叢林出沒。在巴拉圭的格蘭查科,牠們棲息在較乾旱及多沙的地方。[2]
毒素
南美響尾蛇的毒素有如在玩俄羅斯輪盤。成年響尾蛇的毒素效果只會破壞血液細胞和組織,但年幼響尾蛇還沒有能發出警告的響環,因此他們的毒素還會讓肌肉彎曲痙攣,並攻擊呼吸系統,導致呼吸衰竭。效果較強的毒素可彌補年幼響尾蛇無法發出警告的缺陷。
亞種
亞種[4] | 命名者[4] | 俗稱 | 分佈 |
---|---|---|---|
C. d. cumanensis | Humboldt, 1833 | 委內瑞拉響尾蛇[6] | |
C. d. durissus | Linnaeus, 1758 | 南美響尾蛇[2](指名亞種) | |
C. d. marajoensis | Hoge, 1966 | ||
C. d. maricelae | García Pérez, 1995 | ||
C. d. ruruima | Hoge, 1966 | 分佈在委內瑞拉的羅賴馬山;在巴西也有發現一些標本。[2] | |
C. d. terrificus | (Laurenti, 1768) | 分佈在巴西的卡斯卡韋爾。[6] | |
C. d. trigonicus | Harris & Simmons, 1978 | ||
C. d. unicolor | Lidth de Jeude, 1887 | 阿魯巴響尾蛇[7] | 分佈在委內瑞拉對出的阿魯巴島上。[7] |
C. d. vegrandis | Klauber, 1941 | 烏拉崗響尾蛇[7] | 分佈在委內瑞拉的摩納加斯。[7] |
分類
圭亞那響尾蛇原先被命名為C. d. dryinus[5],現已被認為是指名亞種的異名。正確來說,以往南美響尾蛇的指名亞種後來成為了C. simus的指名亞種,而圭亞那響尾蛇則改為南美響尾蛇的指名亞種。[2]C. d. collilineatus及C. d. cascavella都被認為是C. d. terrificus的異名。[8][9]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