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哺乳动物物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瓶鼻鯨(學名:Hyperoodon planifrons)又稱南極瓶鼻鯨和平頭鯨。其遠不如其近親北瓶鼻鯨來得有名。牠們似乎從未成為商業捕鯨的對象,也未有任何特定的田野調查。因此,人們對牠們的了解大多來自於對擱淺個體的解剖,或是科學家在調查其他鯨豚時意外的目擊記錄。已知南瓶鼻鯨僅分佈於南半球,但過去在印度洋與太平洋熱帶海域觀察到的「熱帶瓶鼻鯨」(tropical bottlenose whale)是否就是南瓶鼻鯨,幾十年來一直困擾著科學界。雖然這些目擊記錄外型非常像南瓶鼻鯨,不過有部分學者認為應屬他種,可能是難以捉摸的朗氏中喙鯨(Longman's Beaked Whale)。
其他俗名:Antarctic Bottlenose Whale、Flathead(英)、ballena nariz de botella(西班牙)、gran calderon(拉丁美洲)、minami tokkuri kujira(日本)、ploskolobye butylkonos(俄羅斯)
出生時身長體重:未知
最大身長體重記錄:雄 6.94m、雌 7.45m;體重約6,000-8,000kg
壽命:未知
南瓶鼻鯨的體型長而粗壯。嘴喙基部與額隆的界線相當明顯,成年雄鯨的嘴喙比雌鯨與未成年雄鯨來得粗短,其額隆呈球狀而高聳。胸鰭小而筆直,背鰭位於背部約全長三分之二處,外觀呈鐮刀狀,尾鰭中央無凹刻。下顎尖端有一對牙齒,僅成年雄鯨會露出牙齦,即使在嘴巴閉上時也看得見,但部分個體可能有四顆或不長牙齒。體色普遍呈黃褐至灰褐色,腹部為灰白色,不過部分學者認為背部的色調是因為矽藻覆蓋的影響,而不是真正的體色。背部與身體側面常有白色的長條傷痕,在成年雄鯨身上尤其明顯。某些個體額隆呈灰白色,與背部的深色形成明顯的對比,該灰白色區域會延伸至噴氣孔後方。
南瓶鼻鯨廣泛分佈於南半球,分佈北限在南太平洋海域至少達智利的法耳巴拉索(Valparaiso)、新西蘭北島(North Island),與澳洲的新南威爾斯(New South Wales);在西印度洋為澳洲西部與約南緯31度;在南大西洋則為南非的開普省(Cape Province)與巴西的南里約格蘭德(Rio Grande do Sul)。通常在南緯30度以南出現,特別是南緯58至62度一帶;最南可在羅斯海(Ross Sea)約南緯73度處發現。在夏季,出現密度最高的區域在距離冰層邊緣約60海哩處。1960年,斯里蘭卡曾傳出有南瓶鼻鯨擱淺,但經查證實為柯氏喙鯨(Cuvier's Beaked Whale,又稱柯維氏喙鯨)。
南瓶鼻鯨常以1至3頭的小群出現,數量上一般不超過10頭,偶爾達25頭。牠們是深層的潛水者,極少出現於水深不到183公尺的海域,似乎可潛至1,000公尺深處,時間最長可達1小時以上,不過一般不會作如此長時間的潛水。在深潛完上浮後會在海面停留10分鐘左右,此時會以30至40秒1次的頻率換氣,其多分支的噴氣約有1至2公尺後,在良好天候下可清楚觀察到。偶爾會躍身擊浪。
相關文獻資料極少,學者E. H. Millar曾記錄一頭身長6.9m的擱淺雄鯨叫聲,形容牠「發出小豬般的叫聲,有時長而尖銳。」
對於其生殖狀況幾乎一無所知。由少數初生幼鯨的觀察記錄,推測位於南非外海族群的生殖期約在春季或夏季初。
牠們專吃槍烏賊與魷魚,胃內容物幾乎全為頭足類嘴喙殘渣,其中有部分南極、亞南極海域的槍烏賊也是抹香鯨喜愛的食物,不過南瓶鼻鯨似乎傾向於食用較小型的種類。另外可能包括少量魚類與無脊椎動物。
雖然所知不多,但根據目擊的頻率來看,牠們可能是南極地區數量最多的喙鯨。牠們只有零星的捕捉記錄,也不常因漁船作業而有死傷。估計約有500,000頭南瓶鼻鯨在夏季時分佈於南極聚合帶(Antarctic Convergence)以南。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