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民大會堂,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264號,坐北朝南,鋼筋水泥結構,地上4層,建築面積5,100平方米,建成於1936年。原為國民大會堂,是中華民國行憲後召開國民大會之場所。渡江戰役後,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後改為現名。如今,這裏是每年南京市人大、政協全體會議的召開場所[1][2],亦在平時充當演藝場所使用[3][4]。
國民大會堂舊址 | |
---|---|
南京人民大會堂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 |
座標 | 32°02′45″N 118°47′16″E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時代 |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
編號 | 6-931 |
認定時間 | 2006年 |
歷史
1935年9月,國民政府通過決議,在首都南京市建造國民大會堂。按孔祥熙等5人的提議,國民大會堂可由建造國立戲劇音樂院和國立美術陳列館來兼用,建成後既可作劇場、又可作會場,一舉兩得。國立戲劇音樂院和國立美術陳列館籌委會公開招標。經籌委會評定,設計方案以奚福泉建築師的為首選[3],關頌聲、趙深的設計方案分列第二、三名。11月20日,舉行當眾開標,上海陸根記營造廠中標營造。1936年5月5日,大會堂建成,建成後同時作為國立戲劇音樂院使用。
建築
建築立面中部高聳,兩側對稱展開,強調豎線條,體塊簡潔,頗具現代感;而在檐口、門窗、雨棚和門廳均作簡化的中國傳統圖案處理。內部音響效果較好[5]。會堂內設有3,400多個座位,配備有自動表決器和譯音裝置。其他當時的先進設備,如冷暖氣等一應俱全。與國民大會堂一牆之隔,還建成了國立美術館(今江蘇省美術館)[3],兩者風格一致,渾然一體。
圖集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