胱天蛋白酶(英語:Caspases,也被稱為半胱天冬酶)是一類半胱氨酸蛋白酶的統稱。通常半胱天冬酶以酶原的形式合成,稱為半胱天冬酶原(Procaspases)。在人類基因組中,這個蛋白質家族已知包含至少有12個成員[2] ,它們參與細胞凋亡、發育、壞死、炎症等許多重要的生理過程。其英文名稱「Caspases」來自於半胱氨酸(cyste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和蛋白酶(proteases)的字母縮寫。[3] caspase是一種少見的非常專一的蛋白酶,它們發揮功能時會特異性地進攻蛋白質中的半胱氨酸殘基和切斷天冬氨酸殘基後面的肽鍵。半胱天冬酶家族的成員於1990年代其陸續被發現,之後對半胱天冬酶的研究持續成為熱點,因為細胞凋亡的異常是造成腫瘤、阿茲海默病等嚴重病症的一個主因。
胱天蛋白酶缺乏症已經被確定為腫瘤發展的原因。腫瘤生長可以通過一系列因素的組合發生,包括細胞周期基因中的突變,其消除對細胞生長的限制,以及通過在異常生長的細胞中誘導細胞死亡而響應的凋亡蛋白如胱天蛋白酶的突變[4]。相反,某些caspase如caspase-3的過度激活可導致過度的程序性細胞死亡。這在神經細胞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幾種神經變性疾病中可見,如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歷史
caspase的發現起源於對秀麗隱杆線蟲發育的研究。線蟲從胚胎發育到成體的過程共產生1090個體細胞,最後只會留下959個。1986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Horvitz實驗室發現,當基因Ced3或Ced4突變時,1090個細胞全部存活;Ced9突變時,所有細胞在胚胎期死亡,無法得到成蟲[5]。這一結果暗示了Ced3/4/9以及其同源基因在細胞凋亡之中的重要作用[6]。
種類
胎生哺乳動物的caspase有十餘種,按功能可以分為兩種:
- 炎症caspase,包括caspase-1、4、5、11、12,負責產生白介素1,IL-1前體蛋白需要caspase在特異位點切割後才能成為有活性的細胞因子
- 凋亡caspase,包括caspase-2、3、6、7、8、9、10,負責介導細胞凋亡,其中又可分為起始caspase和效應caspase兩類。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