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公文書館《諸宗末寺帳》34冊9份 附:入目錄2份 《間宮林藏北蝦夷等見分關係記錄》14帖7張 《北蝦夷島地圖與圖例》(文化七年七月)1帖7張、《北夷分界余話》(文化八年三月)10帖、《東韃地方紀行》(文化八年三月)3帖 《吾妻鏡》(北條本)51冊 《北槎聞略(日语:北槎聞略)》12冊2卷1帖9張-18世紀末大黑屋光太夫於俄國的經歷
大黑屋光太夫。在滞留九年之后,他于1792年乘船回到了日本的根室。 江户幕府的老中松平定信计划利用光太夫来与俄罗斯交涉,但失势。此后在江户被赐予屋敷,同桂川甫周、大槻玄澤等人交流,致力发展兰学。桂川甫周听取了他漂流俄罗斯的经历,写下了《北槎聞略》。 津太夫 大黒屋光太夫記念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满洲日本幕府時期的地理學家高橋景保於1809年在《日本邊界略圖》中首次將“滿洲”一詞用作地名,西方人也正是從該作品中採用了這個名稱。根據馬克·C·艾略特(Mark C. Elliott)的說法,滿洲一次用作地名是在桂川甫周1794年的作品《北槎聞略》里的两张地图:亚洲全图和地球半球插图。此後,滿洲一词
臺海使槎錄《臺海使槎(chá)錄》(臺羅: Tâi-hái sú-tsâ lo̍k),簡稱《使臺錄》(臺羅: Sú-tâi lo̍k),為清巡臺御史黃叔璥所著,書始於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6月,北京黃叔璥抵臺後經常巡行各地,考察攻守險隘、海道風信。乾隆元年(1736年)刊刻。全書凡8卷分三部份:《赤嵌筆
岛夷志略曾随郑和下西洋的另一个翻译官费信所著《星槎胜览》,其内容有一半来自《岛夷誌略》。 明代地理学家张燮撰写的《东西洋考》也引用《岛夷誌》。 1867年英国汉学家、伦敦传道会传教士伟烈亚力首次在《中国文献纪略》( Notes on Chinese Literature) 中列举《岛夷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