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歸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回歸線(英語:Tropic of Cancer)是太陽在北半球能夠垂直射到的離赤道最遠的位置點,將該點之緯度線便叫「北回歸線」,在西元2018年,其位置約在北緯23°26′10.5。相反,南緯23°26′10.5″則為「南回歸線」。
地球自轉會造成晝夜更替,但地球之自轉軸與地球繞太陽之公轉軸並非平行,而是呈「黃赤交角」。因此,地球公轉時,太陽直射點並非一直正對着赤道,而是在一年之中,太陽直射在地球表面之位置不斷變換,在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之間移動,才形成了四季更迭,每年北半球春分(3月21日左右)太陽直射點位於赤道,之後向北移,於夏至(6月22日左右)到達約北緯23°26′,隨後便轉向南移,於秋分(9月23日左右)回到赤道,並繼續南移,於冬至(12月22日左右)到達南緯23°26′,隨後再度轉向北移動,於次年春分再度回到赤道[1]。所以太陽直射點就像是在到達北回歸線和南迴歸線之後,立即掉頭往赤道的位置迴返。無論北半球或者南半球,只要每日接受太陽直接照射的時間比較長,就是該半球區域的夏季。北回歸線就是北半球能夠受到太陽直射的緯度上限,具有重要科學和人文意義,因為地球大部分位於海平面以上的陸地都集中在北半球,所以北回歸線與人類接觸更顯緊密,它是北溫帶與熱帶的分界線。
二千多年前西方人觀測到北回歸線時,北半球夏至日位置正處在天空中黃道十二宮的巨蟹宮(Cancer)方位,從此回歸遠處,故稱「巨蟹座回歸線」(Tropic of Cancer)。但由於地球傾斜軸的歲差運動,在1989年已經移動到金牛座位置。
目前的南北迴歸線位置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76年第1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確定,它只是一個旨在方便教學和理解之參考值,並非準確地理位置。實際上,受歲差、章動和極移等天文因素影響,南、北迴歸線位置並非固定不變。北迴歸線的緯度範圍:北在北緯24°14′39″,南在北緯22°37′56″,相差約180公里,往復周期約為37,158年。但是也有其他說法例如41000年介於21.5至24.5度間,或者41000年在22.1至24.5度間。目前北迴歸線正每年向南移動大約0.47角秒,約14.4米,約在西元前7281年時到最北點並開始往南移動,在已於2009年北半球夏至日經過週期中點,即23度26分17秒,並繼續南移,直到西元11300年到達最南點時才會再北返。1917年時在23度27分,2045年時在23度26分。因此各地所立的北迴歸線界碑實際上沒有天文意義,但研究北迴歸線的變化週期則具有重要天文、地理和歷史人文意義[2]。
當北迴歸線在現在界線與南界之間時會經過越南、老撾、蘇丹、查德、美國等之陸地。
現在北迴歸線通過之地方: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緬甸、印度、孟加拉、阿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特阿拉伯、 埃及、利比亞、尼日、阿爾及利亞、馬里共和國、毛里塔尼亞、西撒哈拉、 巴哈馬、古巴、墨西哥。
中華民國的北迴歸線標誌有:嘉義縣水上鄉、嘉義縣東石鄉[3]、花蓮縣瑞穗鄉、花蓮縣豐濱鄉、澎湖縣虎井嶼[4]。
另外,臺灣鐵路管理局於嘉義縣北迴歸線通過處設有北回歸線車站為貨運用途,2002年廢站。
北回歸線經過的縣市:澎湖縣、嘉義縣、高雄市、南投縣、花蓮縣、臺東縣[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回歸線經過的若干地方建起了標誌塔或建築[5],自東向西分別為: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