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北京青年報》是中國共青團北京市委機關報,1949年創刊,由北京青年報社編輯出版,是北京地區發行量最大的報刊和都市類報紙之一。[1] 自創刊以來,它歷經三次停刊,三次復刊,1981年第三次復刊。

快速預覽 北京青年報 Beijing Youth Daily, 類型 ...
北京青年報
Beijing Youth Daily
2018年11月19日北京青年報頭版
類型日報
版式大報
持有者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北京市委員會
出版商北京日報報業集團
主編張雅賓
創刊日1949年3月21日
語言簡體中文
總部 中國北京市
發行量每日60萬份
CN11-0103
網站北京青年報
關閉

發展歷程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後不久,共產黨認識到青年在奪取全國勝利的關鍵作用,想要創辦一份聯繫青年教育青年的報紙。戰爭年代缺乏獨立創報的條件,於是北京市委決定在由《人民日報》(北平版)改版的《北京解放報》第五版上以專版形式創辦《北京青年》。[2] 3月21日,《北京青年》作為北平團市工委的機關刊物正式創刊。

此後三十多年間,《北京青年報》由於向籌建中的其它報紙輸送人力物力支援,及自然災害等原因,三次停刊。

1980年代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撥亂反正,1980年中共北京市委常委會批准團市委對恢復《北京青年報》的申請。1981年7月3日第三次復刊時,《北京青年報》只是一個處級的小報,地位很低。當時,《北京青年報》是只有26萬元開辦費,四開四版的周報,發行量很小,郵局訂閱量也僅為29000份,報社在一個半地下室舊庫房辦公。

1990年底,《北京青年報》提出以日報為目標的五年規劃作為發展綱要。[3]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北京青年報》先後創辦了《青年周末》和《新聞周刊》,報社還在《青年周末》上販賣廣告。《青年周末》的發行帶動了《北京青年報》從機關報向市場報的轉變。1994年7月,《北京青年報》正式改為日報發行。1995年,在《新聞周刊》開設了「汽車時代」,「廣廈時代」,「電腦時代」等專刊。1996年,《北京青年報》改為自主合作發行,並成立北京小紅帽報社發行服務有限責任公司。1997年起,《北京青年報》成為北京第一家自主合作發行的日報,郵發升至十幾萬份 。[4]

進入到21世紀初,《北京青年報》出現危機,2001年征訂量下降20%以上,發行量在北京首次跌落30萬份。為了應對危機,《北京青年報》開始全面改版,分成了A,B,C三大疊,形成規範整齊的版組,使得報紙內容更加清晰合理,便於讀者閱讀。報社組織結構也經歷了改革,採取以編輯為主導,採編分離的做法。《北京青年報》常務副總編輯孫偉表示,「編輯部的組成結構,對報社的高速運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這就是防止採編合一會導致的發一些走後門,以權謀私的關係稿的可能性」 . [5]在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的北京下,《北京青年報》也在2001年為上市做準備,成立了股份公司,並在2004年12月22日於香港上市,成為中國內地主流傳媒企業上市的「第一股」。後《北京青年報》通過投資、收購、兼併等方式成為擁有10報2刊2網及若干下屬公司的傳媒集團。[6]。2014年開始,北京青年報開設「政知」系列(「政知見」、「政知道」、「政知圈」[7])、「團結湖參考」、「教育圓桌」、「北青深一度」、「很北京」、「財迷到家」、「體壇叨sir」、「文化客」、「北青藝評」等近30個微信公眾號[8]

2021年6月13日,北京青年報劃轉給了《北京日報》報業集團[9]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