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李敖的历史小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京法源寺》(英文書名:Martyrs' shrine : the story of 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in China)是一本歷史題材小說,此書是著名作家李敖在臺灣所創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作品。2000年2月此作品獲他人推薦為諾貝爾文學獎提名項目,同時修訂出版。
李敖在獄中構思故事梗概,在1976年出獄後開始寫作,成書於1991年。小說以北京城的法源寺為故事背景,描述了從1898年戊戌變法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後,康有為、梁啓超、譚嗣同、大刀王五等一批中國志士為中國的振興所做出的努力和活動。2015年,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田沁鑫將此小說改編成話劇[1]。
1960年代,李敖由法源寺的原名「憫忠寺」而產生靈感,書名《北京法源寺》是1970年代在獄中決定的。李敖在1976年出獄後開始寫作,創作了一部記述百日維新後譚嗣同就義過程的長篇小說。小說以北京宣武區的法源寺為故事背景,描述了從1898年戊戌變法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後,康有為、梁啓超、譚嗣同、大刀王五等一批中國志士為中國的振興所做出的努力和活動。
2000年1月,李敖宣稱《北京法源寺》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旅居瑞典的中國海外作家茉莉表示諾貝爾文學獎沒有提名委員會,也不會寫信通知被提名者[2]。諾獎官網說提名名單保密50年[3]。後來李敖本人表示,只要任一所大學教授推薦你的書就能入圍。
1991年, 李敖於《北京法源寺》後記中提到,該書「不願成為新潮派的技巧小說」或「『清宮秘史』式的無聊小說」,因此「詳人所略、略人所詳」,有些地方「也就不多費筆墨」;有些地方「該大力發揮的,也不避蕭伯納劇本《一人演說》之譏」[4]。
關於《北京法源寺》的主題和內涵,李敖聲稱內容很豐富,他表示全書以具象的、至今屹立的古廟為縱線,並且以抽象的、煙消雲散的歷朝各代的史事人物為橫剖,「寫了四百多個小主題、小單元,如生死、鬼神、家國、君臣、朝野、夷夏、忠奸等,都有十分精闢的見解。」他說他寫的就是一部哲理小說,是用文學的手法來表現,幾乎全寫男性的豪俠、男性的忠義、男性的決絕、男性的悲壯,以及男性的思想與行動,因此他聲稱這種強烈表達思想的小說在內容豐富程度方面上是十分罕見的。李敖在本書後記中提到:「《北京法源寺》中的史事人物,都以歷史考證做為底子。它的精確度, 遠在歷史教授們之上[5]。」
《北京法源寺》作品在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為李敖和法源寺都帶來了巨大的聲望。2005年李敖赴中國大陸展開「神州文化之旅」,特意到法源寺參觀。
雖然李敖聲稱該書的歷史準確性甚高,但是仍有一些讀者對此提出質疑,表示其認為該書過度吹捧著名學者康有為、 故意忽略康有為賣國、崇洋媚外和過着奢華生活的事蹟等等[6]。
著名作家楊照於2000年2月評述説:「李敖在一般概念下的文學作品,嚴格說來只有《北京法源寺》這本小說了。李敖自己大言夸夸,自欣自懌說《北京法源寺》是什麼樣了不起的曠世巨著,結果反而使得文學界的人心生反感,望而卻步;非文學界的人慕名而來,卻只見滿紙議論,既無情節也少有戲劇起伏,讀完只覺頭痛和失望。……不過就其鋪陳晚清時期思想互相衝激的用心,的確有些難得建樹。」[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