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前體藥物[1](英語:prodrug)也稱前藥[2]、前驅藥[3],是能在體內經化學反應或酶作用轉化成活性藥物(具有藥理作用的化合物),再發揮其治療作用的化合物。前體藥物屬於一種藥理惰性物質,也是一種母體藥物[4]。
前體藥物本身沒有生物活性或活性很低,經過體內代謝後變為有活性的物質,這一過程的目的在於增加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加強靶向性,降低藥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目前前體藥物分為兩大類:載體前體藥物(carrier-prodrug)和生物前體(bioprecursor)。此外,農藥中也有許多前體藥物。
在前體藥物提出前,歷史上偶然發現的許多前體藥物都在應用,如阿斯匹林和水楊酸的作用。
1958年,阿爾伯特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提出了前體藥物的概念[5],1959年,Harper根據無活性的化合物百浪多息,在體內經代謝產生活性物質對氨基苯磺酰胺及其衍生物的事實,提出「藥物潛伏化」(drug latentiation)[6], 總結了前體藥物設計的思想,即通過對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化學修飾形成新的化合物,新化合物在生物體內酶的作用下釋放出有活性的母體化合物並發揮藥理作用。
載體前體藥物是把活性藥物(原藥)與某種無毒性、有運輸作用的(多為親脂性的)化合物相連接而形成的,載體前藥的三個特徵:首先是前藥應無活性或活性小於原藥,其次原藥與載體一般以共價鍵連接,但進入體內後可斷裂形成原藥,此過程一般是以簡單的酸、鹼水解或酶促轉化來實現的,第三是通常要求前藥在體內生成原藥的速率是快速的,以確保原藥在靶位有足夠的濃度,但是當修飾原藥的目的是為延長作用時間達到緩釋的效果時則可設計代謝速度緩慢的前藥。載體前藥設計的核心問題是選擇合適的載體,並根據體內組織的酶、受體和pH等條件的差異,在合理的作用部位釋放原藥。
生物前體藥物不同於載體前體藥物,活性物質不用於載體暫時性結合,而是本身的分子結構發生改變來發揮作用。生物前體藥物本身沒有活性,有活性的是其在生物體內的代謝物,這樣避免了代謝反應使化合物失活,反而利用生物體內的反應生成活性代謝物。一些非甾體抗炎藥(如舒林酸)就是基於這樣的思路而合成的。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