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奧波德·安東尼·斯托科夫斯基(波蘭語:Leopold Anthony Stokowski,1882年4月18日—1977年9月13日),英國指揮家,古典音樂改編家。
生平
利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生於英國倫敦,父親是波蘭移民,母親是愛爾蘭移民。
斯托科夫斯基就讀於牛津大學王后學院、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後去巴黎及慕尼黑深造。1900年從皇家音樂學院畢業後,在倫敦一個教堂任管風琴師。
1905年到美國定居,任聖巴索洛繆教堂管風琴手及聖詠團樂長;1909–1912年任辛辛那提交響樂團指揮;1912–1938年任費城管弦樂團指揮;
1940年創建了美國青年交響樂團。1941-1944年任NBC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1945年創建了紐約市立交響樂團、荷里活碗交響樂團,1946-1950年任紐約愛樂樂團首席客座指揮,1955-1961年任休斯敦交響樂團常任指揮。1962年創建了美國交響樂團。
評價
斯托科夫斯基大概主持過2000場的作品首演,他對巴赫作品的改編使得他名氣崛起。例如為管風琴而作的d小調觸技與賦格曲,他利用大型管弦樂隊使作品煥發出前所未有的魅力。斯托科夫斯基因其「音響魔術」倍受讚譽,但又因他對原曲的肆意改動而受到非議。[1]
1979年利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協會成立。協會致力於使世人永遠記住這位大師,並且將他的錄音再發佈。
作品
斯托科夫斯基是第一位灌錄全本勃拉姆斯交響曲(四首)的指揮,另外他也是首位錄製荀貝格《古勒之歌》的指揮。[2]
此章節需要擴充。 |
- 《大眾音樂》. Simon & Schuster, New York, 1943.
- 1936年,《1937年大廣播》
- 1937年,《100個男人和1個女孩》
- 1940年,《幻想曲》(Fantasia)
- 1947年,《卡耐基樂廳》
獲獎與榮譽
個人生活
斯托科夫斯基生前對自己的身世三緘其口,現在已知他出生於倫敦並且以他的祖父列奧波爾德之名受洗。
斯托科夫斯基與女演員格洛麗亞·范德比爾特成婚。
註釋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