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破裂、關係結束,或分手、失戀等,是指以死亡(喪偶)以外的任何方式終止關係。該行為當由關係中的成員單方面發起時,通常被稱為「拋棄」[1][2][3][4],俗語稱「被甩」。
模型
L. Lee[6]提出,最終導致分手有五個階段:
- 不滿意 – 一方或雙方對關係不滿意
- 暴露 – 雙方都相互認識到關係中的問題
- 協商 – 雙方都試圖通過協商解決問題
- 解決與轉型 – 雙方都協商的解決方案去做
- 結束 – 提出的解決方案無法糾正問題,未能採取更好的解決辦法
Steve Duck和Felix Feng概述了關係破裂的7個階段循環:[7]
- 自我懷疑
- 對雙方關係不滿
- 社會退縮
- 對不滿的原因探討
- 公開承認
- 整理記憶
- 重塑自己的社會價值觀
Hill、Rubin和Peplau[8]找到了5個婚前分手的因素,Felix Feng 另補充兩條:
- 關係中不平等的參與感
- 年齡差異
- 不同的教育訴求
- 智力差異
- 身體吸引力的差異
- 觀念差異
- 認知偏差
情侶分手理論
1976年,社會學家黛安·沃恩提出的情侶分手理論(Uncoupling theory)提到了有意識分手的概念,指出在關係破裂的動態過程中有一個「轉折點」,這個轉折點可能只有在事後才能發覺。在轉折點之後是一段過渡期,伴侶的其中一位會在潛意識里知道他們的關係即將終結,但仍會堅持一段時間,有時會達到幾年[9]。
沃恩認為分手過程中提出者和接受者是不對稱的,前者已經開始悼念關係的失去,並且對沒有另一方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有了心理準備[10]。後者必須開始追上這個過程,做出將身份從愛情中抽離的轉變,需要不再對提出者的二人關係抱有幻想,並且為分手找到合理的理由[11]。
因此沃恩認為「從關係中抽離出來需要對自我在幾個層面上重新定義:在私人想法上、伴侶之間以及關係存在於的更大社會背景中」[12]。她認為「當伴侶定義了他們自己,並且被其他人定義為分開的而且各自獨立(作為伴侶不再是身份認同的主要來源)時,鏈結解除就算是完成了」[12]。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