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凱薩主義(英語:Caesarism;法語:Césarisme),是描述受到凱薩啟發的政治思想,讓權力以民粹的方式集中在強大的魅力式領袖,如尤利烏斯·凱撒一般。在幾個世紀以來,「凱薩主義」已經被賦予各種意義。[1][2] 凱薩主義一直被支持者使用,但也被用在貶義。

Thumb
意大利里米尼尤里烏斯‧凱撒雕像
Thumb
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拿破崙崇拜凱撒大帝,效法他和古羅馬。在這張照片中,拿破崙頭戴一頂羅馬風格的金色桂冠(那是在羅馬統治者的儀式上戴的),手持一個上面有羅馬雄鷹的權杖。
Remove ads

術語的歷史

凱薩主義,第一次有記錄的使用是在19世紀。1846年,德國歷史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伯默爾英語Johann Friedrich Böhmer使用這個詞來描述國家控制教會的狀況。[1]

1850年,奧古斯特·羅米厄法語Auguste Romieu則以不同的意義使用這個詞──博爾熱將凱撒主義定義為軍閥統治[1]

社會學家彼得·貝爾(Peter Baehr)寫道:「博爾熱的有爭議的『凱薩主義』.....已成為日常用語。」1857年,宗教作家奧雷斯蒂斯·布朗森英語Orestes Brownson則用凱薩主義指涉君主專制[1] 1858年,《西敏寺評論英語The Westminster Review》(Westminster Review)則描述「凱薩主義是諸多對波拿巴王朝的形容中拙劣的頌揚。」[1]

1878年3月,本傑明·迪斯雷利因在與俄國的戰爭中,動員英軍部隊,將印度軍團召集至馬耳他,而被指控是凱薩主義。G·K·卻斯特頓在他的著作《Heretics》中對凱薩主義作了最響亮的譴責,稱之為「最惡劣的奴隸制」。[3]

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認為,直接民主制都是朝着凱薩主義的方向發展。法學教授格哈德·卡斯珀英語Gerhard Casper寫道:「韋伯用這個詞來強調,在眾多的政治形式中,選舉的直接民主是,蔑視議會,對政府內部自主權的不容忍,和不能吸引或容忍獨立政治思想的失敗。」[4]

威尼斯的勞雷亞諾·巴列尼利亞·蘭斯英語Laureano Vallenilla Lanz在《民主的凱薩主義》(Cesarismo Democrático,1919)中提倡一種「民主」的凱薩主義形式。[1][5]

最著名的凱薩主義代表是拿破崙‧波拿巴。他在統治法國期間,推崇並效仿凱撒。[6] 獨裁者墨索里尼意大利法西斯主義也是凱薩主義的支持者。[7]

Remove ads

參見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Remove ads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