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畈社區,曾經是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六家畈鎮,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長臨河鎮下轄的一個社區,位於肥東縣南部,西南臨巢湖

歷史

六家畈是一座著名的古村落。北宋末年,唐代進士吳少微(663年—749年)的16世孫吳啟的長子吳延碩離開歙州北上宣州,其曾孫吳七三在南宋寶慶年間(1226年)渡江北上,定居合肥六家畈(今屬肥東縣長臨河鎮)[1]。吳七三生子吳再三,吳再三生六子:吳興三、吳興七、吳興十、吳富二、吳富四、吳富六,因此命名為「六家畈」。而吳啟次子吳唯留在歙州,定居歙縣石潭村

元末明初,六家畈吳氏子弟中,四世祖吳良吳禎追隨朱元璋,名列淮西二十四將,為明朝開國功臣,封為江陰侯和靖海侯,六家畈吳氏封為「興隆世家」。

晚清時期,太平軍攻佔南京、安慶,吳鎰第十一世孫吳璠的兒子吳毓芬(1821年—1891年)、吳毓芳、吳毓蘅、吳毓蘭(1836年—1882年)在六家畈興辦團練,後來加入李鴻章淮軍何紹基為吳璠撰寫的《墓志銘》說到吳家「乃以武功竟爽,烜赫一時,與同邑李姓相輝映,可謂奇矣」。

1949年後,六家畈周邊地區設立湖濱鄉,駐地六家畈。1961年改設湖濱公社,1983年恢復湖濱鄉,2000年4月改名六家畈鎮,2006年11月,六家畈鎮與長臨河鎮合併,組成新的長臨河鎮,駐地長臨河,六家畈街區劃分為湖濱和寶塔兩個村[2]。2020年,肥東縣進行社區、行政村的合併調整,湖濱、寶塔兩村合併為六家畈社區。[3]

名人

  • 吳良(1323年—1381年),初名國興,吳七三長孫吳興三的長子,明初淮西二十四將之一,明朝開國功臣中位列第十九。封江陰侯。[4],朱元璋稱其為「今之吳起」。
  • 吳禎(1328年—1379年),初名國寶,字干臣,吳七三長孫吳興三的次子,是明初淮西二十四將之一,明朝開國功臣中位列第二十,參與平定張士誠方國珍陳友定,封為靖海侯,督理海運,剿滅倭寇。[5]
  • 吳成:三世祖吳興七之子,明宣宗時以功封為清平伯
  • 吳鎰(1393年—1465年),六家畈吳氏五世祖,明宣德二年丁未科(1427年)中進士第三甲三十名[6],官至河南南陽府知府[7]
  • 吳毓芬(1821年—1891年),淮軍將領
  • 吳毓芳(1824年—1857年),咸豐丙辰科(1856年)進士
  • 吳毓蘅(—1858年)字子佩,號香皋,郡廩生,與太平軍作戰時陣亡
  • 吳毓蘭(1836年—1882年),淮軍將領
  • 吳育仁,淮軍將領
  • 吳謙貞,淮軍將領
  • 吳球貞,淮軍將領
  • 吳桐仁(1847年—1929年),字靜山,甘肅肅州鎮守使、蘇州鎮總兵、將軍府質威將軍、陸軍中將。
  • 吳紉禮(1874年—1963年),名,字韻蘭,號佩之,善後會議委員、海軍部次長代理總長、海軍中將、一等寶光嘉禾章二等文虎章。
  • 吳中英(1879年—1938年),字霖生,執政府高等顧問、安徽軍政司司長代理安徽都督、甘肅軍務廳廳長、隴東鎮守使、一等文虎章二等嘉禾章陸軍中將。1938年1月,與二弟吳中流等以「漢奸」罪名槍殺,造成「六家畈冤案」,1948年平反。

江淮僑鄉

從六家畈走出去4000多名華僑,為著名的「江淮僑鄉」。六家畈古建築群經過改造後,重新煥發活力,成為合肥周邊熱門的出行目的地[8]

景點

  • 振湖塔:建於清朝光緒年間,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 六家畈古民居群:明清時期江淮風格的古院落建築,合肥市文物保護單位
  • 淮軍史跡陳列館吳謙貞故居)
  • 票證博物館
  • 鄉愁郵局
  • 六家畈吳氏宗祠:2008年重建竣工,主祭六家畈吳氏一世祖吳七三,附祀吳良、吳禎、吳鎰、吳毓芬[9]。2022年獲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稱號[10]
  • 吳七三陵墓:2014年修復,神道長50米,兩邊立石人石馬,有將軍碑林。2016年批准為肥東縣文物保護點。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