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
「兗州」一詞的出現始於春秋以後,與沇水的流域有關[參1]。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著書立說,把禹時的九州冠以稱謂,兗州即其一。「兗」古作「沇」,《史記·夏本紀》「兗州」作「沇州」。[註1]《尚書·禹貢》載:「濟、河惟兗州。」《爾雅·釋地》載:「濟、河間曰兗州。」《周禮·夏官·職方氏》載:「河東曰兗州。」《太康地記》曰:「辨其履信,稟貞正之意也。其地東南據濟,西北距河。」這些古書中的濟為濟水,亦應為沇水。因此,濟水與黃河之間應為古兗州的區域範圍。
西漢兗州刺史部
西漢時,領東郡、濟陰郡、陳留郡、淮陽國、山陽郡、東平國、泰山郡、城陽國8個郡國。
東漢兗州刺史部
東漢時,領東郡、濟陰郡、陳留郡、任城國、山陽郡、東平國、泰山郡、濟北國8個郡國。
兗州刺史
- 鄭某(漢昭帝、漢宣帝時)
- 浩賞(漢元帝建昭五年、前34年)
- 何武(漢成帝永始年間)
- 蔣詡(漢平帝時)
- 鮑永(漢光武帝建武十五年至十八年、39年—42年)
- 溫益(漢光武帝建武年間)
- 張禹(漢章帝元和二年至三年、85年—86年)
- 李恂(漢章帝末年)
- 王煥(漢和帝時)
- 過翔(漢順帝永建年間)
- 鮑就(漢順帝永建二年、127年)
- 張遼(漢順帝初年)
- 王誨(漢順帝陽嘉三年、134年)
- 楊秉(漢順帝中葉)
- 郭遵(漢順帝漢安元年、142年)
- 第五元(漢順帝、漢桓帝時)
- 班孟堅(漢靈帝初)
- 牽灝(漢桓帝延熹四年、161年)
- 第五種(漢桓帝延熹初年)
- 楊叔恭(漢靈帝建寧四年、171年)
- 薛季像(漢靈帝熹平四年、175年)
- 橋瑁(漢靈帝末)
- 劉岱(漢獻帝初平元年至三年、190年—192年)
- 單經(漢獻帝初平年間,公孫瓚任命)
- 曹操(漢獻帝初平三年之後、192年)
- 司馬朗(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之前、217年)
- 裴潛(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 壽良(漢末)[3]
註解
參考資料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