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坦語(Papia Kristang「講Kristang」或Kristang)是葡萄牙-馬來族混血克里斯坦人說的一種克里奧爾語,主要分佈在馬來西亞馬六甲。
克里斯坦語也被稱作 Cristão或 Cristan(「基督徒」)、 Portugues di Melaka(「馬六甲葡萄牙語」)、 Linggu Mai(「母語」)或 Papia(「語言」)。當地人和大多數克里斯坦社區稱自己的語言為「Portugis」。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瀕危語言紅皮書》(2010)中,克里斯坦語被歸為「嚴重瀕危」語言[2],使用者僅有兩千人。截至2014年,關注克里斯坦語的語言學家普遍認為使用者人數當少於一千。馬六甲有約750名使用者[3]:16,新加坡另有約100名。[4]馬來西亞吉隆坡及檳城的葡萄牙歐亞混血社區也有少量使用者,澳大利亞西部珀斯、加拿大、英國及其他地方的流散社區亦有分佈。[5]
歷史
克里斯坦語起源於1511年葡萄牙帝國征服馬六甲蘇丹國後。到1642年被荷蘭人接管前,馬六甲與果阿及霍爾木茲島一樣都是葡萄牙貿易和行政網絡中的重要港口之一,使葡萄牙得以控制亞洲的主要貿易路線。那時馬六甲的通用語是一種皮欽化的馬來仄迪克里奧爾語,主要在爪哇人、泰米爾人和福建人組成的外國社區使用。15、16世紀葡萄牙人和其他國家的商人(如印度)的往來最終催生了克里斯坦語,是眾多葡萄牙語克里奧爾語之一。也有人認為克里斯坦語之前就已經有一種基於葡萄牙語的皮欽語。[5]
克里斯坦語使用者社區主要是由葡萄牙男子和當地婦女間異族通婚組成,也有少量來自葡屬印度的移民,他們自己也是葡萄牙印度裔的混血。葡萄牙官員在殖民地勞動力短缺的情況下提倡異族通婚,催生了第一批以克里斯坦語為母語的人,以及克里奧爾化的發展。[6]:4–47
即使葡萄牙在1641年失去了馬六甲和幾乎所有的聯繫,克利斯坦社區也基本上保留了其語言。17世紀中期,馬六甲的人口結構仍然以葡萄牙人為主,即使在荷蘭治下也是如此。教會兄弟(Irmang di Greza)是克利斯坦文化中語言、宗教間的紐帶,儘管荷蘭人明令禁止,但他們還是充當了牧師和殘餘葡萄牙人口間的中介。在馬六甲,禮拜和牧師會議都是用克利斯坦語進行的,這使得克利斯坦語存續到了20世紀末。
荷蘭因1824年的英荷條約將馬六甲割讓給英國,這直接導致了克利斯坦語的衰落。到19世紀中期,許多克里斯坦人湧向新的殖民主子提供的文職,克里斯坦語的使用因而出現了下降。此外,該地區富裕程度的提高意味着更多工作機會,導致許多克里斯坦人遷離馬六甲。此外,學校也不教授這種語言,儘管有些教會服務仍用克利斯坦語。
克里斯坦語於19世紀20年代伴隨着大量歐亞混血移民從馬六甲的遷入到達新加坡。[7]這在新加坡產生了一個足夠龐大的克里斯坦語社區,以至於足以被分析為一種新的葡萄牙克里奧爾語。[8]然而新加坡克里斯坦語很少能得到承認,特別是1965年國家獲得獨立之後英語成為唯一的教育語言,及社會大部分領域使用的主要語言之後。此時克里斯坦語的代際傳承幾乎完全中斷了。[9]
克利斯坦語的保持很大程度上可歸因於它與葡萄牙人的主導宗教以及他們在16至19世紀末的社區中的相對社會地位的聯繫。由於其他地方有更好的社會經濟條件,講克利斯坦語的核心社區逐漸遭到蠶食。二戰後,新一代天主教牧師來到這裏,取代戰前被處決的牧師,他們對克利斯坦語言和文化不太敏感。最終,克利斯坦與宗教之間的聯繫被切斷了。[10]
移民海外和與其他民族的通婚也使克里斯坦語人口離開葡萄牙定居點,到馬來西亞其他地區生活和工作。此外以克利斯坦語為主的中產階級出於現實原因逐漸開始講英語,增強了了英語的威信。講英語逐漸變成就業的關鍵,這促進了克利斯坦語傳授的中斷。
克里斯坦語正面臨着社區內語言使用急速下降的窘境。[11]由於Kristang的威望和可及性降低,社群語言明顯轉向英語和馬來語。近年來,在新加坡和馬六甲的葡萄牙人定居點的振興工作已經開始,且取得了部分成功,使講不同流利程度的克里斯坦語的人數幾乎增加了兩倍。
新加坡克里斯坦語振興主要歸功於Kevin Martens Wong領導的Kodrah Krista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覺醒,克里斯坦」)運動。[4]這項長期振興計劃旨在通過補充課程和提供在線材料向新一代學習者傳授該語言,從而使其恢復活力。Kodrah Kristang最初起步於一個14人的小團體,發展為一個徹底的克里斯坦語振興規劃,稱為Kaminyu di Kodramintu(覺醒之路)。該計劃有兩方面目標:首先,它試圖從75-100名老年人建立一個由50-100名新成年人組成的可觀語言庫,他們已把克里斯坦語作為第二語言。隨後,重點將放在代際傳承上。這些步驟及規劃是根據與其他振興語言如夏威夷語的比較得出的。[12]2017年,他們還舉辦了首屆克里斯坦語語言節,參會者多達1400人,其中包括新加坡的葡萄牙歐亞混血和新加坡副總理張志賢。[13]
克里斯坦語語言節上還推出了克里斯坦語在線詞典,這個項目名為Pinchah Kristang,[14]由Luís Morgado da Costa基於南洋理工大學的WordNet系統研發。這本詞典還支持另一項名為Jardinggu(克里斯坦詞彙孵化庫)的項目。[15]Jardinggu於2017年4月啟動,為便於向克里斯坦語詞典添加新詞提供了一個方法。Kodrah社區通過這一舉措提交了約320個新詞,這些概念以前由英語借詞代稱。[16]
位於葡萄牙人定居點,或稱Padri sa Chang(「牧師之地」)的克里斯坦語社區能主持更持久的振興工作,並向非歐亞混血的馬來西亞人宣傳自己及語言。特別是通過Joan Margaret Marbeck編的克里斯坦語文本、故事及常用短語手冊,以及社區外個人及組織的投資與興趣。Joan Marbeck已主持編輯了三冊出版物:Ungu Adanza(「一份遺產」)、Linggu Mai(「母語」)及克里斯坦語短語手冊。她還編寫了克里斯坦語可能唯一的戲劇作品,稱作Seng Marianne(「沒有瑪麗安娜」),且在克里斯坦語音樂劇Kazamintu no Praiya(「海灘婚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7]
在社區內,人們在學術界的幫助下,努力推廣他們的文化和克利斯坦語。1988年,Alan Baxter根據他在該社區的考察,出版了《克利斯坦語法》[5]。這本書也對後來許多克利斯坦語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
里斯本Calouste Gulbenkian基金會也給予了支持,Marbeck的克里斯坦語材料就是有他們的幫助才得以出版。[18]馬來亞大學和Stefanie Pillai博士等語言學家也給予了支持,他們製作了克里斯坦語頌歌的CD,並計劃為初學者編寫克里斯坦語教科書。[19]
他們與馬六甲葡萄牙-歐亞協會(MPEA)主席Michael Gerald Singho共同出版了一部教科書Beng Prende Portugues Malaká (Papiá Cristang)(「來吧,來學馬六甲葡萄牙語吧」),供想學習克里斯坦語的人使用。該協會還有一個活躍的Facebook賬號,旨在分享和推廣與克里斯坦語言及生活方式有關的信息。
詞彙
克里斯坦語有大量葡萄牙語借詞,但常有大幅度截斷。克里斯坦語和其它葡萄牙語克里奧爾語,如印度尼西亞和東帝汶近乎滅絕的克里奧爾語有着很多共同點。其詞彙也有許多是漢語、印度語言和馬來語來源。
詞義 | 克里斯坦語 | 原詞 | 來自 |
---|---|---|---|
蝦醬 | blacan | belacan | 馬來語 |
手杖 | tongkah | tongkat | |
鋤頭 | changkol | cangkul | |
水母 | ampeh | ampai | |
腰布 | kachu | katchu | 泰米爾語 |
酸橙 | churutu | surutu | |
祖父 | tata | thatha | |
抹刀 | chengsi | chiensi | 閩南語 |
燈 | aloleng | leng tsu | |
露天餐廳 | kolau | kou lau | 粵語 |
女修道院 | konventu | convento | 葡萄牙語 |
醫院 | ospital | hospital | |
廁所 | kakus | kakhuis | 荷蘭語 |
墓碑 | kelda | kelder |
克里斯坦語中,葡萄牙語詞根詞經歷音位變換形成新詞的手段很常見,如:
- 葡萄牙語 gordo → 克里斯坦語godru 「胖」
書寫系統
克利斯坦語過去和現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種口頭語言,從未在學校里正式教授過。除個別人士,如語言學家和葡萄牙傳教士外,該語言很少得到書寫。現有的大多數文本都是宗教性質的,並以葡萄牙語正字法經過某種修改寫成。[21]
一般而言,試圖拼寫克里斯坦語的做法可分為三大類:
- 1. 基於葡萄牙語正寫法
- 19、20世紀基於現代葡萄牙語的正字法的使用有所增加(如Rego (1942)[22]),這主要是因為人們認為克里斯坦語是一種葡萄牙語,而不是一種基於古葡萄牙語的獨特克里奧爾語。[23]其特點是使用附加符號,如尖音符(á、é、í、ó、ú)。該系統也被一些母語為克里斯坦語的人採用。
- 2. 基於葡萄牙語、英語和馬來語拼寫的混合拼寫
- 其他使用者則使用受葡萄牙語、英語和馬來語正字法影響的系統。但該系統在表達克利斯坦語語音方面不一致,無論使用者講不講克利斯坦語,都無法立即理解。
- 3. 基於馬來語正字法
- 馬來語和克利斯坦語語音有許多相似之處,這也導致了這兩種語言在正字法上的內在相似性。1973年,Ian F. Hancock[24](1973:25)提出了第一個關於設立克里斯坦語標準正字法的提議,他認識到了馬來語和克里斯坦語的這一關係,並提倡以馬來語正字法為基礎的正字法,這能使人快速掌握克利斯坦語的讀寫。
- Alan N. Baxter在《克里斯坦語語法》[5]一書中採用的就是基於馬來語字母的正字法。Joan Margaret Marbeck1995年出版的Ungua Andanza一書也採用了這種方法,其正字法是以葡-馬來語為基礎編寫的[25]。
正字法的選擇意義重大,因為克利斯坦語的維護將取決於新增的活躍克利斯坦語使用者的數量。而目前,正字法由於不一致、難以理解,嚴重阻礙了克利斯坦語的振興工作。雖然存在相對有價值的克里斯坦文化歷史著作,但由於其正字法不合規範,社區很難閱讀。由於書面馬來語不僅在馬來西亞而且在其他馬來語國家都能被許多識字的人理解,許多後來的研究都主張採用源於馬來語的正字法,這可能有利於增加該語言的生存前景。
音系
克利斯坦的聲學和發音特性還沒有得到廣泛的研究。Hancock (1969,[26] 1973[24])、Batalha (1981)[27]和最近的Baxter (1988)[5]對其音系進行了簡要描述。總的來說,克里斯坦語音素與標準馬來語的音素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語法
克里斯坦語語例
另見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