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英語:Hypnosis)是一種人類的身心狀態,涉及注意力集中(選擇性注意/選擇性注意力不集中假設,英語:selective attention/selective inattention hypothesis,縮寫作 SASI)[1],外圍意識(英語:peripheral awareness)降低,以及對心理暗示(英語:Suggestion)的反應能力增強。[2]

有解釋催眠和相關現象的多種理論。改變狀態(英語:Altered state)理論將催眠視為一種改變的心智或恍惚狀態(英語:Trance),以不同於普通意識狀態的意識水平為標誌。[3][4] 相比之下,非狀態(英語:non-state)理論將催眠視為一種安慰劑效應[5][6],重新定義與治療者的互動[7]或一種富有想像力的角色扮演形式。[8][9][10]

在催眠期間,據說一個人的注意力與專注力被提升[11],並對心理暗示的反應增加。[12] 催眠通常以催眠誘導(英語:Hypnotic induction)開始,包括一系列初步的指示和心理暗示。將催眠用於治療目的被稱為「催眠療法」,而將其用作觀眾的一種娛樂形式被稱為「舞台催眠」(英語:Stage hypnosis),這是一種心靈魔術(英語:Mentalism)。

用於疼痛管理的催眠「可能會減少大多數人的急性和慢性疼痛」。[13] 以催眠為基礎的治療大腸激躁症更年期的療法得到了(科學)證據的支持。[14][15][16][17] 使用催眠治療其他問題產生了不同的結果,例如戒煙[18][19][20] 使用催眠作為一種治療形式來恢復和整合幼年創傷在科學主流中存在爭議。研究表明,對個人進行催眠可能有助於形成錯誤記憶[21],且催眠「並不能幫助人們更準確地回憶事件」。[22]

參見

註釋與引用來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