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反諷(irony)或反語,是一種修辭格,特徵是字面意義與深層意義不一致,即言在此而意在彼。[1]反諷不一定帶有諷刺意義。
語言式反諷體現在語言上的意思跟心中含義的差別[2],是指字面上的意思跟說話人想要表達的意思相反。 例如:「什麼東西與混凝土一樣柔軟」 語言式反諷是反諷中最簡單的一種,並且跟諷刺相近,兩者之略有不同便在於諷刺的侵略性。 語言式反諷跟情景式和戲劇性反諷的不同在於語言式反諷是說話的人有意識造成的。
情景反諷是當從你所期望的相反的東西發生。再說,情景反諷的意味是什麼預期和實際發生的是不同。[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一個物體或生物的做什麼。 例子包括:
戲劇式反諷是一個敘事方式,用於讓讀者達到比人物多的知識。作家用故事的結構表達戲劇式反諷。作家要讓讀者知道對人物或者情節有顯著性的事情。然後人物的言行對讀者的意義變化,連反對讀者的知識。戲劇式反諷最聯想的文學方式是劇場藝術,但是所有的文學和表達藝術都有戲劇式反諷的例子。[4]
西方的文學中最多戲劇式反諷的例子是從悲劇來的。索福克勒斯寫的《伊底帕斯王》是最有名的戲劇式反諷例子之一。《伊底帕斯王》的讀者在第一幕已經知道伊底帕斯王的生活背景,雖然伊底帕斯王自己都不知道。他每一次以為有所建樹,讀者知道他的行動特別糟糕。到最後一幕,伊底帕斯王終於知道他是誰,而且他的有所建樹實際上不是好事,然後自殺。[5]
中國文學中也有戲劇式反諷的例子, 但是在中國的文學中,戲劇式反諷最能聯想到喜劇。中國明代凌濛初寫的《丹客半黍九還富翁千金一笑》把戲劇式反諷用於使讀者笑。這本短篇故事關於鍊金術迷人兩次被一樣的壞人欺騙,而且還覺得他碰到的問題就是厄運。最後,雖然讀者知道他上當了,他還是特別高興。[6]
因為反諷的定義與用法錯綜複雜所以有不少人把他誤解為巧遇的一種。舉例子說,朋友偶然在路上見面的時候說 「這是我第三次碰到你,給我帶來一點的反諷感。」 語言式和戲劇性的反諷用法簡單,可是情景式反諷比較有彈性,所以常有人運用它的時候會誤用。[7] 流行文化中也通常有歌手和藝術家誤解反諷的意義。比如說,艾拉妮絲·納丁·莫莉塞特的歌曲 「不就有反諷感嗎?」裏面有好幾次把巧遇誤解為情景式反諷,[8]例如:「有老頭98歲了,抽獎贏得了大筆錢,第二天就死了…… 不就有反諷感嗎?」
「尚書大人還真機靈,風往哪吹,你就往哪倒,真是佩服、佩服。」(香港電影《九品芝麻官》)
克爾凱郭爾的《論反諷的概念》一書中,以蘇格拉底為主線探討了「反諷」的真正含義。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