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植(506年—563年3月3日),字仁干,一字永顯[1][2]建昌郡[1][2],北魏、西魏、北周官員。

生平

侯植是前燕散騎常侍侯龕的八世孫,高祖侯恕是北魏北地郡太守,侯恕的子孫因此定居於北地郡三水縣(陝西省咸陽市旬邑縣[3],於是成為州郡冠族。侯植的父親侯欣是泰州刺史、奉義縣公[4][5]

侯植少年時灑脫不受約束,有高尚的節操,容貌奇特壯美,武藝無人可比。正光年間,侯植以奉朝請起家官。不久天下大亂,盜賊蜂起。侯植於是散發家財,招募勇士討伐盜賊,以軍功出任統軍,升任清河郡太守。後來侯植跟隨賀拔岳討伐万俟丑奴等人,經常有戰功,出任義州刺史。侯植在義州很有政績,受到漢族和少數民族的百姓擁戴[6][7]

永熙三年(534年),高歡進逼洛陽,侯植跟隨魏孝武帝西遷關中。大統元年(535年),侯植加驃騎將軍都督,獲賜姓侯伏侯氏。侯植跟隨宇文泰參與小關之戰弘農之戰沙苑之戰河橋之戰[2],升任大都督,加左光祿大夫。大統十二年(546年),涼州刺史宇文仲和據州反叛,侯植跟從開府獨孤信討伐宇文仲和並將他俘虜。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封肥城縣公,食邑一千七百戶[8][2]魏前二年(553年)十二月,宇文泰因為侯植功勳卓著,賜侯植姓賀屯氏。魏恭帝元年(554年),侯植跟從于謹平定江陵,升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獲賜奴婢一百口,另封一個兒子為汧源縣伯[7]北周六官建立後,侯植拜出任司倉下大夫[9][8]

當時皇帝年幼,晉公宇文護執掌政權,侯植堂兄侯龍恩受到宇文護的親信任用。等到宇文護誅殺趙貴,各位老將多不自安。侯植對侯龍恩說:「如今主上年紀尚輕,國家安慰全靠諸公。唇齒相互依靠,尚且擔心不成功,何必因為細小的隔閡而自相殘殺!我擔心天下人因此崩潰瓦解。堂兄受到重用,怎麼可以知道卻不說?」侯龍恩沒有聽從。侯植又乘機對宇文護說:「君臣的分別,情同父子,理應休戚與共,貫徹始終。您因為骨肉之親,受到社稷的重託,存亡與共,在於今日。希望您誠心對待王室,學習伊尹周公,使國家安如泰山,家族永遠保有爵祿。那麼普天之下沒有不感到幸運的。」宇文護說:「我蒙受太祖宇文泰的厚恩,況且又是他的侄子,發誓將以身報國,兄台您當知道我心。如今您說這話,莫非是說我有異志?」宇文護又聽說侯植之前對侯龍恩說的話,於是暗中猜忌侯植。侯植害怕大禍臨頭,於保定三年歲次癸未正月廿三日(563年3月3日)在家中因擔心而發病去世,虛歲五十八,保定四年歲次甲申四月己丑朔年一日戊申(564年4月27日)葬於豳州三水縣棒川之良平原,朝廷追贈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光楊平三州諸軍事、光州刺史、肥城縣開國公,諡號斌公[10][11][2][12]

天和七年(572年),宇文護被周武帝誅殺,侯龍恩與弟弟大將軍、武平公侯萬壽都被定為宇文護的黨羽而處死。周武帝審理宇文護的案件,知道侯植忠於朝廷,特別免除侯植子孫的連帶罪行,追贈侯植大將軍[13],改諡號為[12]。侯植之子侯定遠[14]官至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15][11]

家庭

子女

  • 侯定遠,北周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肥城縣公[2]
  • 侯定徽[2]
  • 侯定高[2]
  • 侯定國[2]
  • 侯定周[2]
  • 侯定貴[2]

孫子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周書·卷29》,出自令狐德棻周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北史·卷066》,出自李延壽北史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