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氏豬籠草[1](學名:Nepenthes vogelii)是婆羅洲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生長於海拔1000米至1500米的地區。其下位籠的腹面無籠翼,上位籠一般為漏斗形。其與暗色豬籠草(N. fusca)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近緣關係。佛氏豬籠草的種加詞來源於萊頓植物園溫室經理的植物學家阿特·沃格爾(Art Vogel)。
植物學史
1961年,森林植物學家J·A·R·安德森(J. A. R. Anderson)在姆魯山國家公園的阿比山上首次採集到了佛氏豬籠草。該標本被標記為暗色豬籠草,並存放於沙勞越林業部(Sarawak Forestry Department)植物標本館中。[2]1969年,植物學家倉田重夫研究了這個標本,並注意到其形態特徵並不處於暗色豬籠草已知的變化範圍中。[2]
2002年,安德烈·舒特曼(Andre Schuiteman)和愛德華·費迪南德·德·沃格爾(Eduard Ferdinand de Vogel)正式描述了佛氏豬籠草。該描述基於編號為「A.Vogel, A.Schuiteman & T.Roelfsema 981037 (SAR)」的單一栽培植株標本作出[3],並刊登於《布盧姆》[4]。該標本植株來源於1997年於沙勞越可拉必高原採集的幼株。之後由身為萊頓植物園溫室經理的植物學家阿特·沃格爾培養長大。佛氏豬籠草也就是得名於他。[4]
在其正式描述發表之前,佛氏豬籠草已進入李乾的「Malesiana Tropicals」苗圃中栽培,其被稱為「Nepenthes spec. 4」。[5]
可能由於該物種附生的生活習性,在野外若沒有望遠鏡是很難發現的,所以其在植物標本館中的標本較少。[2]
形態特徵
佛氏豬籠草的下位籠通體為圓柱形,籠口水平。[6]其腹面無籠翼。籠蓋為寬三角形,無附屬物。[4]下位籠為黃色,並具有深色的斑點。唇具條紋。[2]
生態關係
儘管僅在婆羅洲幾個零星的地區記錄到佛氏豬籠草,但其分佈可能比想像的更為廣泛。[7]最初只認為其是沙勞越北部特有的物種[1][6],但之後在沙巴南部和西加里曼丹也有發現[2]。佛氏豬籠草生長於海拔1000米[6]至1500米[2]的地區。
佛氏豬籠草通附生於山麓或低地山林中。模式標本植株生長於荒原森林潮濕地面的苔蘚上。其與窄葉豬籠草(N. stenophylla)[注 1]和維奇豬籠草(N. veitchii)同域分佈。[2]儘管如此,還未發現關於佛氏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2][10]
在姆魯山上,佛氏豬籠草分佈於海拔1200米至1500米處,但並沒有與類似附生的暗色豬籠草和胡瑞爾豬籠草(N. hurrelliana)同域分佈,它們分別生長於海拔1200米以下和1500米以上的地區。[2]
相關物種
佛氏豬籠草被歸入「大豬籠草系」中,其中還包括包希豬籠草(N. boschiana)、陳氏豬籠草(N. chaniana)、附生豬籠草(N. epiphytica)、艾瑪豬籠草(N. eymae)、法薩豬籠草、暗色豬籠草、克羅斯豬籠草(N. klossii)、大豬籠草(N. maxima)、寬唇豬籠草(N. platychila)和窄葉豬籠草。[11]
佛氏豬籠草被認為與暗色豬籠草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近緣關係。[1]它們的區別在於佛氏豬籠草的捕蟲籠較小,且籠蓋下表面無附屬物。[4]此外,佛氏豬籠草的籠蓋為寬三角形,而暗色豬籠草的為窄三角形。[2][6]此外,佛氏豬籠草捕蟲籠的顏色為淺色深斑。[6]這些形態特徵也可以將其與豹斑豬籠草(N. burbidgeae)和窄葉豬籠草區分開來。[注1][2]
註釋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