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農是指租用他人田地,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

租地耕作的佃農

歷史

形成

一般而言,農民因家人有病、災荒、婚喪開支等原因,用光積蓄,為債務所迫,只好賣出或放棄土地,變成佃戶。[1]光景好時,農民會買來土地,佃戶會稍為減少;困難時則農民喪失土地,佃戶數目稍為增加。[2]不過,如果土地太貧瘠,地租回報太低,願意買地的人不多,則佃戶數目也不會高。[3]

社會地位

在較富饒和商業繁榮的地區,佃戶只須交地租。在落後或交通不便的多山地區,佃戶則要向地主交出額外的物資,如新年時要送糕點、肉類、家禽等禮物;地主家中有婚喪時,佃戶要去幫忙,地位有如奴僕[4]。至民國時期,佃農地位仍極為低下,公民權缺失。以蘇北魯南地區為例,地主階級對佃農有「生殺之權」。在重重剝削、欺壓之下,地主階層對佃戶妻女的「初夜權」,反顯「人道」[5]

比重與分佈

宋代

唐代均田制崩壞以後,地主和佃農廣泛出現。部份學者估計,宋代有34%的戶口是佃戶,和廿世紀的情況相同。當時北方、浙江東部和江西中部,是佃戶比率較低的地區。[6]

明清

明清兩代,長江下游和東南沿海地區佃戶較多。[7]明太祖沒收大量今日江蘇省地區地主的土地,田地歸官府管轄,佃戶地租從繳納給地主,改為繳納給官府。據學者估計,明代江蘇有略高於50%的田地出租,租佃率和廿世紀時相近。[8]

明末張獻忠的大屠殺,使四川湖南二省在清代初期較為荒涼,有大量有待開墾的土地,佃戶較少。其後兩省佃戶漸增,到18世紀中,有50%-60%土地在地主手中,和廿世紀時的情況相似。[9]

民國

民國時,大約有30%的農民是全無土地的佃戶。[10]跟清代後期相較,佃戶數目接近或稍低。由於地主不易收到地租,當時也有其他投資的途徑,買地的資金沒有增長,佃戶數目亦大體不變。[11]一般而言,佃戶在北方較少,南方較多。當中亦有例外,如山西山區佃戶較多,廣西雲南有些地方佃戶又較少。[12]

1949年後

內戰前後,中國共產黨在控制地區實行土地改革,過去的土地租賃完全消除後佃農身份完全消失。但是由於新的土地兼併和貧富分化,1953年12月,通過了《關於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的決議》,開始進行土地集體化,土地從可以租賃的資產變為集體所有物。生產資料公有制化後,發展為人民公社制度。雖然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小農經濟的局限性和新的土地兼併問題,但是抑制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嚴重破壞了生產力。1978年,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提出要「尊重生產隊自主權,糾正平均主義」,引起激烈爭論。後發展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3]土地仍然為集體所有,但開放了承包行為。[14]如《農村土地承包法[15]的第十二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發包;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發包。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發包的,不得改變村內各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權。

臺灣

臺灣,佃農自從實施375減租耕者有其田公地放領等政策後,佃農約佔農民總數為百分之八。[16] 2012年底台灣佃農戶數27,760戶,在台灣農牧戶總數779,375戶中,比例百分之3.6[17]

註釋

參考書目

相關條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