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痕文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70年代末「撥亂反正」時期出現的文學創作思想,是中國大陸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出現的文學潮流,一度成為1980年代文學思潮的主流[1][2]。傷痕文學主要表現文化大革命為人們帶來的精神、物質上的巨大傷害,以及反思國家民族前途,是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文學現象,與「反思文學」密切相關,在當時社會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1][2][3]。「傷痕文學」的名稱來源於盧新華於1978年8月11日在《文匯報》上發表的小說《傷痕》[1][4]。
開端
1974年11月,陳若曦在香港《明報月刊》107期發表短篇小說《尹縣長》,將陝西一位接受招降並當上縣長的前國民黨上校在文革時被逼害致死的故事,以小說形式寫出,細膩的刻劃出文革時期對人性的扭曲及對百姓的迫害。該小說是第一篇以中共文革為背景的小說,成為「傷痕文學」的先聲,甫一刊載,便引發極高的關注與討論,並在1999年入選《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5][6][7][8]
1977年11月,劉心武在《人民文學》上發表短篇小說《班主任》,當時評論界認為,《班主任》主要價值是揭露「文革」對「相當數量的青少年的靈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內傷」,有認為該篇發出的「救救被四人幫坑害了的孩子」的時代呼聲。[9][10]
1978年8月11日,復旦大學一年級新生盧新華在《文匯報》上發表的小說《傷痕》。這小說在「反映人們思想內傷的嚴重性」和「呼籲療治創傷」的意義上,得到當時推動文學新變的人們的首肯。[11]
1979年,白樺發表反映文革苦難的電影劇本《苦戀》,寫了名畫家凌晨光一生的遭遇。1949年後他從海外返國,在文革期間全家受到逼害,他被打致遍體鱗傷,無處容身的女兒決定和華僑男友離開中國,她問凌晨光:「爸爸!您愛我們這個國家,苦苦地留戀這個國家……可這個國家愛您嗎?!」——這劇本深刻反映文革苦難,被認定為傷痕文學的代表作,並於1980年被拍成電影《太陽和人》,但電影引起政治批判風波,成為內地禁片。[12]
代表作品
傷痕文學早期創作以短篇小說為主,與「反思文學」密切相關,二者均在「新啟蒙主義」的大背景下進行創作[1][3][13][14][15]。一般認為,最早問世並產生較大影響者,包括陳若曦在1974年發表的《尹縣長》、莫應豐出版於1979年的《將軍吟》、周克芹描寫農村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及古華的《芙蓉鎮》。
發表年份 | 作者 | 作品 |
1974年 | 陳若曦 | 《尹縣長》[5] |
1977年 | 劉心武 | 《班主任》[16] |
1978年 | 盧新華 | 《傷痕》[9] |
1978年 | 陳若曦 | 《歸》[17] |
1979年 | 白樺 | 《苦戀》[18] |
1979年 | 馮驥才 | 《啊!》 |
1979年 | 從維熙 | 《大牆下的紅玉蘭》 |
1979年 | 鄭義 | 《楓》 |
1979年 | 周克芹 |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
1980年 | 戴厚英 | 《人啊,人!》 |
1980年 | 莫應豐 | 《將軍吟》 |
1980年 | 張賢亮 | 《靈與肉》 |
1980年 | 張弦 |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
1980年 | 襲巧明 | 《思念你,樺林!》 [19] |
1981年 | 王安憶 | 《本次列車終點》 |
1981年 | 古華 | 《芙蓉鎮》 |
1981年 | 古華 | 《爬滿青藤的木屋》 |
1982年 | 陳建功 | 《飄逝的花頭巾》 |
1986年 | 鄭義 | 《老井》 |
1986年 | 戴厚英 | 《詩人之死》 |
評價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