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日本古代令制國,約位於現在三重縣西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賀國(日語:伊賀国〔伊賀國〕/いがのくに Iganokuni */?),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伊州,在《延喜式》中國力屬於下國,按距離京都的距離劃分則屬於近國,領域大約為現在三重縣西部的上野盆地一帶。江戶時代,伊賀國境內有筒井氏的伊賀上野藩以及藤堂氏的津藩[2]。
伊賀國的國名由來存在多種說法。《大日本史》認為,在日本神話中,伊賀國是由伊勢津彥的女兒吾娥治理,因此原來稱為「吾娥」,後來的名字伊賀是訛稱[5]。另有說法認為,伊賀二字由當地古代阿伊努語名字轉寫而成[6]。
伊賀國以及近江國甲賀郡同為日本忍術的發源地,來自伊賀和甲賀的忍者分別稱為「伊賀眾」和「甲賀眾」。伊賀眾是伊賀國內從事忍者工作的地侍,據傳曾在本能寺之變後幫助身陷敵國的德川家康逃脫。在江戶時代也十分活躍[7]。伊賀國領內多山,促進了領內忍者眾的形成[4]。觀點認為,伊賀國內的忍者起源於鎌倉幕府末期在當地活動的「惡黨」(反對鎌倉幕府的叛軍)[8]。
在日本律令制時代之前,統治伊賀國的是伊賀國造。過去的伊勢國,領土曾包含《延喜式》中伊賀國的領地,伊賀國是在公元680年從伊勢國分立的。律令制時代後,伊賀國領內多為東大寺等寺社持有的莊園。鎌倉時代,伊賀一帶的守護先後由大內氏、山內氏、千葉氏擔任。鎌倉幕府末期,在伊賀一帶活動的惡黨演化成了後來的伊賀忍者。日本戰國時代中,1581年爆發了天正伊賀之亂,織田氏的軍隊入侵,吞併了伊賀。伊賀國的忍者不得不逃亡他國,為各地的大名工作。進入江戶時代後,伊賀國的原領主筒井氏因在大坂冬之陣中涉嫌通敵而被改易,一部分領地劃入了藤堂氏的津藩[2][4][7]。
伊賀國國衙的國廳位於今三重縣伊賀市坂之下一帶,按古代的行政區劃,在阿拜郡境內,遺蹟伊賀國廳遺蹟在2009年獲日本政府指定為史跡[9],國分寺和國分尼寺都位於今三重縣伊賀市境內。伊賀國的一宮(境內《延喜式》社格最高的神社)是今屬三重縣伊賀市的敢國神社[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