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扎克隕石坑(英語:Izsak)是月球背面南半球一座大撞擊坑,約形成於愛拉托遜紀[1],其名稱取自匈牙利數學家、物理學家及天文學家伊扎克·伊姆雷·久洛(Izsák Imre Gyula,1929年-1965年),1970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位於巨大的費米環形山東南,西側毗鄰奧爾登環形山;孔德拉秋克環形山坐落在它的西北偏北;東北則是狄德羅隕石坑;東面和東南分別為色諾芬隕石坑和日里茨基隕石坑;伊扎克隕石坑的南面則橫亙着舍貝勒環形山[2]。該環形山的中心月面坐標為23.3°S 117.1°E,直徑30.8公里[3],深度為2.0公里[1]。
伊扎克隕石坑外觀接近正圓形,西北側略微內凹,隕坑壁邊緣清晰尖峭,內側坡平整光滑,幾乎未受到磨損和侵蝕。坑壁高出周邊地形920米[1],內部容積600立方千米[1],坑底除東部一小塊較平坦外,其餘地表均崎嶇不平,北部分佈有數座山丘,中心點附近矗立着一座小中央峰。
衛星隕石坑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d/Izsak_crater_AS17-M-3184.jpg/240px-Izsak_crater_AS17-M-3184.jpg)
按慣例,最靠近伊扎克隕石坑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的中心點旁。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6/Izsak_sattelite_craters_map.jpg/640px-Izsak_sattelite_craters_map.jpg)
伊扎克 | 緯度 | 經度 | 直徑 |
---|---|---|---|
T | 23.2° S | 114.8° E | 14 公里 |
參考文獻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