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里亞大區拉丁語praefectura praetorio per Illyricum希臘語ἐπαρχότης/ὑπαρχία [τῶν πραιτωρίων] τοῦ Ἰλλυρικοῦ)是羅馬帝國古典時代晚期的四個大區之一。行政中心起初在375至379年之間為色米姆,之後遷往塞薩洛尼基[1][2]。其名稱來源於羅馬的伊利里亞行省,而後者的名字來源於古伊利里亞。大區囊括了潘諾尼亞諾里庫姆克里特以及巴爾幹半島色雷斯英語Diocese of Thrace之外的大部分地區。

Quick Facts 伊利里亞大區 Praefectura praetorio per IllyricumἘπαρχότης Ἰλλυρικοῦ, 國家 ...
伊利里亞大區
Praefectura praetorio per Illyricum
Ἐπαρχότης Ἰλλυρικοῦ
東羅馬帝國大區
347年—7世紀
Thumb
375至379年的伊利里亞大區
國家東羅馬帝國
首府色米姆,後為塞薩洛尼基
歷史時期古代晚期
• 成立
347年
• 斯拉夫人入侵,伊利里亞陷落
7世紀
行政分區馬其頓管區英語Diocese of Macedonia
達契亞管區英語Diocese of Dacia
潘諾尼亞管區英語Diocese of Pannonia(至379年)
Close

歷史

與《百官志》中提到的其他三個大區(高盧意大利與阿非利加東方)不同,伊利里亞大區早期曾被多次廢除、重建和拆分[3]

最初其屬於意大利、阿非利加與伊利里亞大區,在君士坦丁大帝離世之後,其子相互鬥爭時成為獨立的大區[4]。其下轄的三個管區馬其頓英語Diocese of Macedonia達契亞英語Diocese of Dacia潘諾尼亞英語Diocese of Pannonia於347年首次由君士坦斯一世自意大利、阿非利加與伊利里亞大區中拆分出來,組成一個新的大區(先前大區成為了意大利與阿非利加大區);不過該大區也可能成立於343年,君士坦斯向意大利指派一名地方官員的時候[5]

伊利里亞大區存在到361年,然後遭皇帝尤利安廢除。前375至379年間由格拉提安恢復[6] 。而同年潘諾尼亞管區(西伊利里亞)被再次劃入意大利,成為伊利里亞管區英語Diocese of Illyricum,馬其頓與達契亞(東伊利里亞)則由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直接管轄[7]。384至395年間被再次併入意大利大區,其間在388至391年間,兩個管區曾組成過一個獨立的大區[6]

Thumb
375至379年羅馬帝國行政區劃,墨綠色的為伊利里亞大區

直到395年狄奧多西去世後,伊利里亞這一區劃才固定了下來,其下轄有馬其頓與達契亞,首府為帖撒羅尼迦。然而,西部帝國,尤其是斯提里科仍舊聲索這一地區的管轄權。直到437年,作為李錫尼·歐多基亞英語Licinia Eudoxia嫁妝的一部分,瓦倫丁尼安三世承認了東部帝國對此地的主權[8]。此時有跡象表明大區首府為色米姆(437至441年)[9]

7世紀斯拉夫人入侵之後,巴爾幹半島腹地的大部分地區都淪陷殆盡,僅餘下色雷斯鄰近君士坦丁堡的一部分、塞薩洛尼基及其周邊地區,以及希臘沿海地帶。文獻證實晚至9世紀的頭幾年塞薩洛尼基還有大區總長,這是帝國最後存余的舊行政機構之一。當時,在與不斷崛起的保加利亞戰爭中,改組行政區十分必要。大約在840年以前,塞薩洛尼基組成了一個將軍管轄的軍區[10]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