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沙伯二世葬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丽莎白二世葬礼map

伊利沙伯二世葬禮(英語:The State Funeral of Elizabeth II)。聯合王國英聯邦王國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於2022年9月8日在巴摩盧堡逝世,靈柩於11日自巴摩盧堡移送愛丁堡的荷里路德宮,12日在聖吉爾斯大教堂舉行儀式後,靈柩安放在當地供民眾24小時弔唁,而後運回倫敦,於同月19日在倫敦西敏寺大教堂舉行國葬[1][2],當日下午正式下葬溫莎城堡聖佐治禮拜堂佐治六世紀念禮拜堂

快速預覽 日期, 時間 ...
伊利沙伯二世葬禮
舉行葬禮的西敏寺大教堂
日期2022年9月19日 (2022-09-19)
時間11:00-17:00 (BST)
會場 英國倫敦
西敏寺(葬禮)
溫莎城堡英皇佐治六世紀念禮拜堂(墓地)
座標51°29′58″N 00°07′39″W
類型皇家禮儀葬禮
參與者英國皇室英國政府官員、部分君主制國家皇室代表、英聯邦各成員國及其他非英聯邦國家部分政要、代表等
關閉

籌備

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的國葬典禮於2022年9月19日上午11點在西敏寺大教堂舉行[3],是該教堂自1760年國王佐治二世駕崩以來首個英國君主葬禮[4][5],也是1965年首相邱吉爾葬禮英語Death and state funeral of Winston Churchill以來的首個國葬[6]。考慮到後勤規劃、外交禮節及安保的複雜程度,女皇的葬禮將是邱吉爾葬禮以來英國規模最大的國葬,預計有500名外國使節(包括國家元首)到場出席[7]。除了俄羅斯白俄羅斯緬甸,英方向所有建交國發出邀請[7]

自1960年代女皇登基以來,女皇去世後的安排一直存在[8]。全國哀悼期間,倫敦每天大約有1萬名警察當值[9]軍情五處政府通信總部與反恐警察負責安保工作,倫敦警務處則提供葬禮當天的現場安保[10]啹喀兵、傘兵、皇家海警英語Royal Navy Police皇家憲兵英語Royal Military Police皇家空軍共抽調1500人參與安保工作,同時軍方派出一架野貓直升機英語AgustaWestland AW159 Wildcat對西敏寺範圍進行高空偵察[10]。騎警負責溫莎城堡範圍的安保工作,同時採用無人機紀錄範圍內的活動[11]泰晤士河谷警察局表示會在葬禮開始前巡察繁忙航道[12]。警犬將在溫莎城堡範圍內嗅探電話亭、排水溝和垃圾箱中的可疑物品[13]西敏市議會英語Westminster City Council安排清道夫清潔倫敦市中心不同地段[14]。葬禮前夕,倫敦各酒店房價有所上調[14]。葬禮當天會有加開列車,方便全英國各地民眾往返倫敦瞻仰女皇及出席葬禮[15][16][17]

由於現場座位有限,出席的國家元首只能由伴侶陪同,代表團人數也要儘可能少[18]。英國政府向受邀外國政要發出指引,指示對方儘量乘坐商業航班抵達希斯路機場,避免使用私人飛機,以免出現塞車;確實要乘坐私人飛機的,需要到其他機場降落。此外,指引還指示對方在葬禮當天不要使用私家車,而是到倫敦的一個地點集合,由官方派出長途汽車接送到西敏寺[18]。首相卓慧思發言人表示相關指引非強制性,到時會每位領導人的需求作出調整[19],比如美國總統祖·拜登不會和別人共乘巴士,而是乘坐美國總統座車直接抵達西敏寺[19][20]。葬禮結束後,所有外國貴賓會出席外交大臣祁湛明舉行的招待會[18]

葬禮過程

Thumb
倫敦公園徑洲際酒店英語InterContinental London Park Lane拍攝女皇靈柩穿過威靈頓拱門的畫面。

上午10點44分,靈柩從西敏廳出發,在英國皇家海軍國事炮架英語State Gun Carriage of the Royal Navy的搭載下前往西敏寺。按照1910年愛德華七世國葬及之後的慣例,142名皇家海軍的水手牽引炮架步行前進,國王、長公主、約克公爵、韋息士和科發爾伯爵、威爾斯王子、蘇塞克斯公爵、彼得·菲臘斯、斯諾登公爵、告羅士打公爵、添曼菲·羅倫士爵士等皇室成員緊隨其後[21][4][22]約克公爵和蘇塞克斯公爵等非正式成員未穿軍裝出席國葬及送葬儀式[23]。靈柩上面有一個迷迭香,英國橡木,桃金娘,金色、粉色、酒紅色及幾片白色鮮花做成的花環,均採摘自白金漢宮、海格洛夫宮和加倫宮的花園。花束里有一張國王寫的字卡,上面寫着「謹以愛及忠誠銘記。查理斯·R英語Rex (title)」(In loving and devoted memory. Charles R)[24]。送葬隊伍有約3000名軍方人員,綿延一英里,涵蓋七大主要兵種,每個兵種都派出自己的軍樂團,從前到後依次為英聯邦國家軍隊、英國皇家空軍、英國陸軍、英國皇家海軍(兩個兵種),以及負責牽引炮架的皇家海軍水手,負責護送隊伍的擲彈兵衛隊榮譽紳士部隊國王近衛隊英語Honourable Corps of Gentlemen at Arms御林衛士英語Yeomen of the Guard皇家弓箭手連英語Royal Company of Archers[25]。約100萬名民眾在倫敦市中心的街道兩旁圍觀[26]

10點52分,靈柩抵達西敏寺[27]。儀式開始前,教堂的高音鐘每分鐘敲響一下,代表女皇走過一年,一共持續了96分鐘。佐治十字勳章維多利亞十字勳章騎士團代表、各宗教團體代表步入教堂[28]。現場奏響英國作曲家創作的音樂,包括奧蘭度·吉本斯《幻想曲四部》("Fantasia of four parts")、雷夫·佛漢·威廉士第五交響曲英語Symphony No. 5 (Vaughan Williams)》選段《浪漫》("Romanza")、彼得·麥士威·戴維斯《主安息於自家》("Reliqui domum meum")、哈羅德·達克英語Harold Darke的《主的兄弟雅各詠嘆調之冥想曲》("Meditation on 'Brother James's Air'")、希利·威蘭英語Healey Willan《夜思曲序曲》("Prelude on 'Ecce jam noctis'")、夏拔·豪威爾斯英語Herbert Howells《詩篇序曲第一套第二首》("Psalm Prelude Set 1 No. 2")、查理斯·維利爾斯·斯坦福《情牽吾土,第194號作品第2首》("In the Country, Op. 194 No. 2")、馬爾甘·威廉森《天堂樂》《"Fantasy on 'O Paradise"》,以及愛德華·艾爾加的《輓歌,第58號作品英語Elegy (Elgar)》、《G大調奏鳴曲,第28號作品》("Sonata in G Op. 28")選段《充滿感情的的行板》("Andante espressivo")和《長嘆息英語Sospiri[29]。靈柩抬入修道院的時候,西敏寺唱詩班英語Westminster Abbey Choir School與聖占士宮皇家禮拜堂分別唱響威廉·克羅夫特的《喪葬進行曲》前五段及後兩段,占士·奧道威爾英語James O'Donnell (organist)負責指揮[28]

西敏寺院長英語Dean of Westminster大衛·霍伊爾英語David Hoyle (priest)援引《1662年公禱書英語Book of Common Prayer (1662)》,以勸勉文宣告儀式開始[28][30]。第一首讚美詩《晨昏頌禱英語The day thou gavest, Lord, is ended》(聖克萊門汀)過後,英聯邦秘書長施佩雅宣讀第一段經文[28],唱詩班以朱迪思·威爾英語Judith Weir歌曲《像鹿一樣英語Like as the hart》唱出詩篇第42篇英語Psalm 42。第二段經文由英國首相卓慧思讀出[27][28],之後讚美詩《耶和華是我的牧者》(克里蒙德)唱響,為伊利沙伯二世與愛丁堡公爵婚禮英語Wedding of Princess Elizabeth and Philip Mountbatten時的歌曲。隨後根德伯里大主教積斯甸·韋爾比現場佈道,唱詩班唱聖歌《靈魂歸鄉》("My soul, there is a country"),曲調為休伯特·帕里的《送別曲英語Songs of Farewell[28]約克大主教、西敏寺樞機主教、蘇格蘭教會大會主席和英國自由教會主席現場祈禱[27],唱詩班唱響雷夫·佛漢·威廉士為1963年伊利沙伯二世加冕創作的《主懷恩惠》("Taste and see how gracious the Lord is")。讚美詩《神聖主愛英語Love Divine, All Loves Excelling》(布萊溫英語Blaenwern)過後是主禱文,之後根德伯里大主教稱頌[27],唱詩班演唱西敏寺教務總會(Dean and Chapter of Westminster)為國葬指定的歌曲、占士·麥克米蘭英語James MacMillan創作的《誰能分離我們?英語Who shall separate us?[31]。最後西敏寺院長祝聖[4]。11點55分,現場響起《最後崗位》,與會者默哀兩分鐘,以《起床號》結束[27]。默哀期間,希斯羅機場暫停航班起降[32]。中午12點整,現場響起英國國歌[27],之後是蘇格蘭風笛哀嘆調《睡吧,親愛的,睡吧》("Sleep, dearie, sleep"),代表儀式結束[28]。嘉賓散場時候,現場響起愛德華·埃爾加G大調管風琴奏鳴曲英語Organ Sonata (Elgar)》選段《輕快的快板》("Allegro maestoso")[29]

Thumb
騎兵衛隊閱兵場方向拍攝女皇靈柩穿過林蔭大道。

中午12點15分,送葬隊伍從西敏寺出發,靈柩在98名皇家海軍水手牽引的國事炮架搭載下穿過威靈頓拱門,由皇家加拿大騎警開道,國王、長公主、約克公爵、韋息士和科發爾伯爵、威爾斯王子、蘇塞克斯公爵、彼得·菲臘斯、斯諾登公爵、告羅士打公爵、添曼菲·羅倫士爵士緊隨其後[4][32]。皇后、威爾斯王妃、威爾斯佐治王子夏洛特公主、韋息士和科發爾伯爵夫人、蘇塞克斯公爵夫人、比阿特麗斯公主、尤金妮公主和告羅士打公爵夫人各自乘車緊隨隊伍,期間大笨鐘每分鐘敲響一遍。隊伍穿過大聖護院(Broad Sanctuary)、議會廣場、白廳、騎兵部隊校場、騎兵衛隊路、林蔭大道和憲法山,海德公園的國王部隊皇家騎馬炮兵每分鐘鳴響禮炮[27]。白金漢宮的服務人員在大門外向隊伍致敬。隊伍途經的時候,戰爭紀念碑降下幾面國旗,來訪遊客向隊伍致敬。來到維多利亞女皇紀念碑,國王衛兵獻上皇家致敬[33]。在威靈頓拱門,靈柩登上國事靈車英語state hearse,啟程前往溫莎城堡[27]。下午1點30分,在長公主和添曼菲·羅倫士爵士陪同下,靈車正式出發,途經女皇門英語Queen's Gate克倫威爾路英語Cromwell Road,以及A4A30A308英語A308 road公路[34]

下午3點整,靈柩抵達溫莎[35]。約1000名軍方人員組成的隊伍從亞厘畢路(Albert Road)出發,途經長步道(Long Walk),抵達聖佐治禮拜堂[26]。棺材運往溫莎城堡的時候,女皇的御用小馬愛瑪(Emma)站在一邊[35][36]皇家柯基犬英語royal corgis穆克(Muick)和桑迪(Snady)也被牽了出來。國王、長公主、約克公爵、韋息士和科發爾伯爵、威爾斯王子、蘇塞克斯公爵、彼得·菲臘斯、斯諾扥伯爵、告羅士打公爵和添曼菲·羅倫士爵士在方庭院加入隊伍,塞瓦斯托波爾大鐘英語Sebastapol Bell, Windsor和晚鐘塔大鐘(Curfew Tower Bell)響起,皇家騎馬炮兵國王部隊在溫莎城堡東側草坪拉響禮炮,每分鐘拉一次[27]。第一營擲彈兵衛隊(1st Battalion Grenadier Guards)組成的儀仗隊途經西側台階,將靈柩帶進聖佐治禮拜堂舉行落葬禮拜[27],儀式結束後,靈柩稍晚將安放在佐治六世紀念禮拜堂女皇父母、胞妹(骨灰)旁邊[33][35]

放假安排

 英國:葬禮當天(9月19日)被定為英國的銀行假日[4][37],屆時全英國的大中小學會停課一天[38][39][40]倫敦證券交易所暫停營業[41],大量企業暫停對外服務[42]國民保健署各地的信託委員會英語NHS trust決定是否暫停預約就診服務,部分信託委員會已決定取消或重新安排非緊急預約[43][44][45]。另外,多家食物銀行也宣佈在葬禮當天暫停服務,遭到外界批評,最終宣佈維持開放[46][47]

 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多宣佈葬禮當天為聯邦假日[48][49]。然而放假人士僅限聯邦政府僱員,銀行和航空公司等聯邦監管行業不放假[49]。考慮到大約85%到90%的工作者任職於各省及地區政府監管的部門,他們放不放假要由各省及政府決定;而各省對放不放假的決定也存在分歧[50]加拿大零售業理事會英語Retail Council of Canada加拿大獨立企業聯合會英語Canadian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Business等行業協會成功遊說大多數省份不宣佈葬禮為法定帶薪假期,避免產業受到影響[51][52]。全加拿大只有愛德華王子島省宣佈女皇國葬當天為完整的公眾假期[48][50][53],所有企業必須停產,或向員工支付一倍半工資英語time and a half[50]大西洋省份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諾華斯高沙省紐賓士域省卑詩省宣佈當天為一次性的省級假期或臨時公眾假期,政府部門暫時運作,私營企業可以選擇放假[50][49][54]。在卑詩省,皇家公司英語Crown corporations of Canada旗下的大多數企業暫停運作。由於私營企業大多不放假,但學校放假,許多學生家長的日程安排被擾亂[55]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和其他省份宣佈不放假,改為宣佈默哀日或紀念日[49][56]

 澳洲:將9月22日定為全國哀悼日,屆時全國放假,惟澳洲工業集團英語Australian Industry Group澳洲醫學協會英語Australian Medical Association批評政府臨時增加假期影響企業及就診預約[57]。紐西蘭則將9月26日定為全國哀悼日,同樣全國放假英語Public holidays in New Zealand;當天威靈頓的聖保羅座堂會舉行國家哀悼活動[58]

 所羅門群島所羅門群島總理梅納西·索加瓦雷宣佈9月12日全國放假,以哀悼君主伊利沙伯二世不幸離世[59]。伯利茲宣佈葬禮當天為全國公共假日[60][61][62]。巴哈馬政府與紐埃宣佈9月19日為全國假日[63][64]。巴布亞新畿內亞宣佈9月12日女皇去世當天放假[65]。安提瓜和巴布達、巴哈馬群島和伯利茲也在考慮設立國定假日[66][61][62][63]

電視轉播

BBC一台於當天上午8點到下午5點直播葬禮過程[67][68]。獨立電視台啟動旗下所有數碼頻道ITV2ITV3ITV4ITVBeCITV)並機直播葬禮,為該台首次[69][70]天空英國也宣佈所有頻道並機直播[71]。全英國有2800萬人通過電視收看國葬儀式[72]

澤西所有商店、持證照經營場所、教區及公共禮堂會向民眾開放,方便民眾收看葬禮實況[73]。全國各地教堂及公共地方會設置大螢幕轉播葬禮[74][75][76][77][78]

其他

英國全國為英女皇舉行兩分鐘默哀,同時希斯路機場暫停所有航班起降30分鐘。[32]

出席人員

Thumb
受邀參加伊利沙伯二世國葬的國家及地區

聯合王國及英聯邦王國皇室

直系子孫

旁系(佐治六世的後代)

旁系(佐治五世的後代)

旁系(維多利亞女皇的後代)

聯合王國

聯合王國政府

聯合王國國會

倫敦市長

各聯合王國構成國政府

皇冠屬地

聯合王國海外領土

英聯邦

英聯邦王國總督

英聯邦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

英聯邦高級專員

  • 加拿大 加拿大駐英高級專員 拉爾夫·古德立爾
  • 紐西蘭 紐西蘭駐英高級專員 珊農·柯士甸

英聯邦機構

其他國家皇室

君主制國家

改為共和制國家及其名義上的皇室

國際政要

國家領導人

外交部長

國際組織

未獲邀請

敘利亞委內瑞拉阿富汗白俄羅斯俄羅斯緬甸未收到出席女皇國葬的邀請函。北韓尼加拉瓜伊朗只有大使級官員受邀出席。[176]

相關事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弔唁及相關風波

2022年9月15日,英國保守黨議員添·洛頓施志安爵士聯同7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制裁的國會議員在內的代表團,向英國下議院議長、上議院議長和外交大臣祁湛明三人致函,以表達他們對新疆存在的侵犯人權的行為,以及在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在女皇葬禮上可以無限制地到訪西敏宮表示擔憂,要求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實施某程度的行動限制[177]。隔日,下議院議長賀立紳爵士表示允許議員們提出的建議,拒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進入西敏宮弔唁女皇的請求,但有關禁令不會擴大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以上官員[178]英國國會與外交部以外交安全為理由,拒絕公開世界各國領袖獲邀出席國葬的名單[179]。針對這一表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16日的記者會上被問及此事時表示,還沒有看到相關的報道。她說:「伊利沙伯二世女皇國葬是英國的重要活動,外國代表團應英方邀請出席活動,是對已故女皇的尊敬和對英國的重視。英方作為主人理應秉持外交禮節和待客之道」。毛寧表示,應英國政府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代表、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將出席19日在倫敦舉行的伊利沙伯二世女皇葬禮[180]

9月17日,一名英國外交部官員向路透社稱,儘管英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存有外交爭議,但世界各國領袖或其代表若獲邀出席國葬都可以參加瞻仰靈柩[181]。英國首相發言人表示,邀請出席女皇葬禮的名單是由白金漢宮決定的。按照慣例,英國外交部主要邀請與英國有外交關係的人[182]

9月18日下午,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王岐山及陪同的中國政府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前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183]前往英國國會大廈,參加女皇遺體告別儀式。9月19日上午,王岐山一行乘專車,與各國元首、皇室成員、政府代表共同出席在西敏大教堂舉行的女皇國葬儀式。王岐山向查理斯三世國王轉達習近平主席及中國政府和人民對女皇駕崩的哀悼,向英國皇室、政府和人民致以誠摯慰問。查理斯三世國王向中方轉達口信,感謝和歡迎王岐山副主席作為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來英國參加女皇葬禮。英國副首相高翠玲也代表英國政府感謝王岐山專程參加女皇葬禮[184]

根據消息人士透露,王岐山出席葬禮時未乘坐英方為各國領導人準備的大巴車,而是和美國總統拜登一樣乘坐專車出席[185]。且王岐山一行在弔唁過程中全程佩戴口罩。聯合新聞網認為,對於必須嚴格遵守防疫政策的中國大陸民眾來說,王岐山若不戴口罩,可能會引來對中國大陸當前防疫措施必要性的強烈質疑[186]

美國之音表示,西敏宮發言人證明獲邀者都可以進入,但中國駐英大使鄭澤光仍被禁止進入。同時,負責翻譯的人員只能出席招待會,不能參與葬禮[187]添·洛頓隨後批評英國當權派向下議院議長霍伊爾施加壓力,並暗諷英國綏靖主義的回歸[188]。下議院議長賀立紳爵士對此澄清,他沒有被施加壓力,並堅持拒絕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進入西敏宮的理由沒有改變,並表示不應讓政治爭議在這場對全世界都感到悲痛的葬禮蒙上陰影。[189][註 1]英國外交部消息人士也稱沒有對此施壓[188]

沙地皇儲被禁止參加葬禮

原本英國方面也邀請了沙地阿拉伯領導人參加女皇葬禮,但在沙地皇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率代表團抵達倫敦後,英國一家法院以薩勒曼是卡舒吉遇害案幕後主使為由,禁止他參加女皇葬禮,據此英國外交部也宣佈禁止薩勒曼參加伊利沙伯二世的葬禮。消息宣佈後,薩勒曼率團回國,但沙地仍派出圖爾基王子英語Turki bin Mohammed Al Saud (born 1979)參加葬禮。[130]

中華民國駐英代表留言致唁及相關風波

2022年9月19日,中華民國政府表示,駐英國台北代表處代表謝武樵「在享有與各國赴英弔唁元首、代表及皇室成員同等待遇下」,前往英國外交部轄管的蘭加士打府,代表台灣完成簽名留言致唁。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謝武樵弔唁英女皇是「利用弔唁活動進行政治炒作」[191]

巴西總統在倫敦遭抗議

巴西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在英國女皇伊利沙伯二世葬禮的前幾個小時,在巴西駐倫敦大使館的陽台上,向着其穿着黃色衣服的支持者發表一場關於左翼墮胎性別意識形態的政治演講,以為即將在10月舉辦的總統選舉進行準備。他在倫敦市中心進行的政治演講吸引數以百計的支持者到場歡迎,但同時也引起了英國和巴西人權專家和新聞工作者的憤怒,並舉着譴責巴西總統的橫幅在大使館外舉行抗議[192]。一些團體是為2022年6月英國記者多姆·菲臘斯與巴西當地土著專家般奴·彭利拿在亞馬遜雨林中被謀殺一事,以表達對他的憤怒。也有群體是不滿博索納羅利用葬禮旅行來進行政治活動,他在演講中用了大約13秒的時間談論英女皇,而將近兩分鐘的時間談論了他的競選議程,認為是不尊敬的行為[192]。許多環保主義者和土著人民及其領土權利的捍衛者也批評了博索納羅在巴西政策,稱他在亞馬遜地區造成了生態破壞。倫敦警方對此向巴西大使派出警力進行維安,並將支持者和抗議團體分開[193]。也有觀點對此遣責博索納羅的支持者在市中心(距離英女皇所在的西敏宮不到兩英里)大聲疾呼,使得警方不得不派員進行保護是在濫用資源[193]

亞美尼亞總統違反禁攝令拍照事件

亞美尼亞總統哈恰圖良在弔唁過程中,其助理違反規定私自掏出手機為總統和女皇靈柩進行攝影。

國葬泰皇室未現身引關注

泰國由駐英國大使林培森(Pisanu Suvanajata)代表出席,皇室成員並未現身,引發關注。而在曼谷大皇宮馬尼·諾帕拉門外,設置了大幅的英女皇半身肖像,並擺上鮮花,民眾可在9月25日前前往致意。泰國外國記者俱樂部(FCCT)則舉行了國葬轉播活動;在曼谷的彩虹中心高塔也展示著女皇肖像以茲紀念。

伊利沙伯二世生前曾造訪泰國2次,第一次是1972年隨夫婿菲立浦親王安妮長公主前來,期間訪問了清邁,欣賞了蘭花還有一系列的手工藝品;睽違20多年,才在1996年訪問了曼谷,兩次均由前泰王普密蓬與皇后詩麗吉接待。[194]

註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