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山,又名藤山、倉前山或天寧山,位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南台島北部,地處閩江南江濱,海拔約41.6米。[1]
煙臺山古稱藤山,因元末時福州府在山頂設烽火台,而得名煙臺山。
清末鴉片戰爭後,福州被闢為通商口岸,多個國家在煙臺山上設立領事館,並建教堂、辦學校、開醫院等。因此,煙臺山上現存有數批近代歷史建築群。
1964年,煙臺山公園在煙臺山頂建成並開放。
2010年代,煙臺山上的大量歷史建築開始得到修繕,煙臺山逐漸成為福州熱門景區和打卡點。
2021年,煙臺山正式批准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2]
倉前山差不多一座花園,一條路,一叢花,一所房屋,一個車夫,都有詩意。尤其可愛的是晚陽淡淡的時候,禮拜堂里送出一聲鐘響,綠蔭下走過幾個張着花紙傘的女郎。
——葉聖陶,《客語》
歷史
煙臺山古稱瓜藤山或藤山,據王應山的《閩都記》記載:「藤山。其脈一起一伏,如瓜引藤,亘五六里,故名。山多梅花,開時,郡人載酒出遊。有明真庵在梅塢中。」[4] 古時,煙臺山的山麓長滿梅樹,梅花盛開時香飄十里。因此,其所處的南台島便擁有了「瓊花玉島」的美譽,而煙臺山的山麓處也被稱作「梅塢」。[5]
北宋年間,煙臺山上始建天寧寺,故煙臺山亦稱「天寧山」。[6]
元末時,福州府加強江防,因煙臺山地勢衝要,便在煙臺山頂峰設烽火台,即「煙墩」,用以報警,並與中洲島炮壘相呼應。民間稱該煙墩為「煙臺」,煙臺山便因此得名。該烽火台如今已廢。[7]
明洪武年間,煙臺山北麓開始建設鹽倉,於是該地俗稱「鹽倉前」,煙臺山因此也被稱為「倉前山」,簡稱倉山,倉山區的區名即由此而來。[7]
清末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福州成為了通商口岸,並被迫允許外國人租地建屋。此後大量外國人來到福州,但由於本地居民的抵制,他們不得不定居在當時還很荒涼的煙臺山一帶。洋人在倉山修建洋行、工廠、領事館、教堂、學校、跑馬場[註 1]等,煙臺山逐漸發展成西洋人的居留區。因此,如今煙臺山上也留下了一大批近代歷史建築。[8]
歷史建築
以下是煙臺山上現存或曾存在的部分歷史建築。
- 橋南公益社、獨立廳
- 魯貽圖書館
- 望北台真武廟
- 思萬樓
- 鶴齡英華書院(福建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前身,已遷址,原址設立福州高級中學)
- 倉山影劇院
煙臺山公園
煙臺山公園位於煙臺山頂,煙臺山上的古烽火台遺蹟即位於公園內。
1962年,福州市政府利用煙臺山頂及周邊部分空地建設煙臺山公園,並於1964年10月1日建成對外開放。公園大門位於梅塢路西側、明真庵後殿舊址。
文革期間,煙臺山公園被闢為農場,公園設施盡毀。
1972年政府開始重建公園,先後依山勢修建了亭台樓閣、曲徑迴廊,清池噴泉、疊石假山、石椅、石桌等園林景觀及基礎設施,種植榕、樟、木棉、梧桐、美洲松和南洋杉等樹木3000多株。公園於同年國慶節重新開放。
20世紀初,政府在原來基礎上再次擴大公園的規模,對園中景觀進行改造完善,還補種各種梅樹百餘株及花草。
2018年至2019年,公園進行大規模重修,拆除並重建了大部分的混凝土亭、廊等建築,並採用木構重建。[9]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