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爾科夫斯基效應(英語:Yarkovsky effect), 亦稱雅科夫斯基效應、雅可夫斯基效應,是指當小行星吸收陽光和釋放熱量時對小行星產生的微小的推動力。準確來說,即是一個旋轉物體由於受在太空中的帶有動量的熱量光子的各向異性放射而產生的力。此效應在直徑10厘米至10公里的天體(流星、隕石和小行星)上較為明顯。
發現的歷史
此效應由俄羅斯的土木工程師伊凡·亞爾科夫斯基 (И. О. Ярковским )(羅馬拼音:Ivan Osipovich Yarkovsky)(1844年-1902年)利用工餘時間研究科學問題時所發現。約在1900年時他在一本小冊子寫上「太空中自轉的天體受太陽光照射加熱使其受力,軌道上的小天體因此受到微弱但長期性的影響,尤其是流星和小行星。」 若不是愛沙尼亞天文學家恩斯特·奧匹克在1909年間讀到亞爾科夫斯基的筆記,那亞爾科夫斯基非凡的洞察力就不會公諸於世。數十年後,奧匹克回憶起那本小冊子,討論到亞爾科夫斯基效應對於太陽系中移動的流星,有着可能的重要性[1]。
測量
亞爾科夫斯基效果在從1991年到2003年的12年中在小行星6489上被首次測量出。小行星6489(葛耒夫卡)的軌道在1991年,1995年和1999年以阿雷西博天文台的無線電望遠鏡被精密地測出[2]。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