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馮·巴赫男爵(德語: Alexander Freiherr[1] von Bach,1813年1月4日—1893年11月12日),奧地利政治家。他最顯着的成就是幫助奧地利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在帝國內部建立起一套活力高效的中央集權統治。
生平
亞歷山大·馮·巴赫出生在下奧地利地區盧斯多夫,他的父親是當地司法機構的領導。[2]24歲時,他取得了法學博士學位,旋即進入帝國行政機構,並服務了九年。對於這個充滿激進想法的年輕人,奧國首相施瓦岑貝格親王指出:他的座右銘一定是「即興即是改變,完美即是經常改變」。[3] 巴赫逐漸成為一位著名的自由派律師,並且被稱為"路障大臣",以展現了他的作風。他於1848年到1849年間擔任帝國司法大臣,然後在1849年到1859年間擔任帝國內政大臣。
雖然他傾向於反對梅特涅時代奧地利帝國的專制主義,巴赫也不準備給1848年的革命者希望。在他看來,他已經是"毫無原則,經常變卦的政治家"的代名詞了[4]。公眾對他的敵意使他決意加入保守派:他逐漸成為保守主義的代名詞,支持施瓦岑貝格親王於1849年3月推行的中央集權憲法,從而進一步激怒了匈牙利人。[5]然而,他在匈牙利推行的改革在歷史上一直飽受爭議。一些人認為,他的改革在重建匈牙利人的"民族身份"中起到了關鍵作用,[6]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巴赫的改革是匈牙利民族主義的先驅。[7]
在施瓦岑貝格親王於1852年逝世後,巴赫開始在奧地利和匈牙利廣泛推行他的政策。巴赫在奧地利帝國實行了強硬的中央集權管理措施,還推行了一些反動政策,例如鎮壓新聞自由和恢復私刑審判。他引領奧地利帝國走向開明專制主義(德語:Klerikalabsolutist),並最終在1855年8月簽訂了政教條約,給予羅馬天主教會控制所有奧地利帝國境內教育事業和家庭生活的權力。歷史上這一時期的奧地利帝國被稱為"新開明專制主義時期",又稱巴赫的專制主義。
巴赫在1859年被迫下台,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奧地利對薩丁尼亞王國及拿破崙三世的作戰失敗。 他在軍事領域上的改革導致了軍隊未能實行工業化,也沒有及時促進新的軍工廠及基礎設施取代老舊的兵營,這都大大削弱了奧地利帝國軍隊的戰鬥力。[8]巴赫隨後於1859年-1867年擔任奧地利帝國駐羅馬教廷大使。巴赫最終於1893年在隱居中去世。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