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字棋(Tic-Tac-Toe),中國大陸、臺灣又稱為井字遊戲、圈圈叉叉、大告圓圈(上海話「大告」就是叉);另外也有打井遊戲、○×棋的稱呼,香港多稱井字過三關、過三關,是種紙筆遊戲,另有多種衍生變化玩法。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7月19日) |
玩法
兩個玩家,一個打圈(◯),一個打叉(✗),輪流在3乘3的格上打自己的符號,最先以橫、直、斜連成一線則為勝。[1]
如果雙方都下得正確無誤,棋盤將會被填滿而和局。
這種遊戲實際上是由第一位玩家所控制,第一位玩家是攻,第二位玩家是守。
第一位玩家在角位行第一子的話贏面最大(見圖一),第二位玩家若是在邊,角位下子,第一位玩家就可以以兩粒連線牽制着第二位玩家,然後製造「兩頭蛇」,所以他必須下中央。如第一位玩家下在中央,則第二位玩家必須下在角位才不會輸。如第一位玩家下在邊位,第二位玩家可以下在中央或角位,或是與第一位玩家下的位置相對的邊位。
因為原本的遊戲如果下法無誤,將得和局,所以出現變化,玩法是在下完第七子時(先方第四子),最初的第一子要消失,第八子下完第二子消失,以此類推,保持盤上只有六子,下子後必須先處理消失之子,方可判斷是否連成一條線,這種玩法普通在紙上玩時,通常不用圈叉,多以不同顏色數字來表示(不然難以分辨何子先下,但是高手可以不用數字),不過後來各類翻譯機都內建此遊戲,就都以圈叉表示了。
此種玩法難度增高,但卻有必勝法,先下者如下在邊則必勝,如下角或中央,雙方正確進行會和局[來源請求],但是由於變化複雜(若只用圈叉不用數字),多數人難以計算此變化,容易下錯,增加遊戲娛樂性。
歷史
在三排棋盤上玩的遊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2]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的屋瓦上發現了這種遊戲板。[3]
井字遊戲的早期變化是在公元前一世紀左右的羅馬帝國播出的。
人工智能
這種遊戲的變化簡單,常成為博弈論和遊戲樹搜尋的教學例子。這個遊戲只有765個可能局面,26830個棋局。如果將對稱的棋局視作不同,則有255168個棋局。
由於這種遊戲的結構簡單,早期這遊戲就成為了人工智能的一個好題目。學生都要從既有的玩法中,歸納出遊戲的致勝之道,並將策略演繹成為程式,讓電腦與用戶對弈。
1950年製作的遊戲《Bertie the Brain》是早期電子遊戲史最初的遊戲之一,該遊戲便是和人工智能對弈井字棋。
世界上最早的電腦遊戲之一,1952年為EDSAC電腦製作的《OXO》遊戲,就是以該遊戲為題材,可以正確無誤地與人類對手下棋。
變種
由原來的平面過三關,改變成為立體的3x3x3過三關,當己方三個符號以在三維上,縱、橫、斜方向連成一線時獲勝(總共有49條獲勝連線)。不過趣味不高,因為只要先手第一手下在立方體中央就保證必勝,(立方體中央可以控制多達13條連線)而且這個遊戲完全沒有和局的可能,不管雙方各佔幾格都一樣。如果禁止先手第一手下在立方體中央,則變成後手必勝。如果直接刪除立方體中央的格子,則又變成先手必勝。
為增加趣味性,可使用4x4x4過四關,總共有76條獲勝連線,此時先手雖然仍然為必勝,不過難度增大,或者一樣使用3x3x3,但雙方各執兩種棋子並依序使用,在同種棋子連成一線時,就贏得勝利。
例:玩家甲執○◎子;玩家乙執X※子,下子順序依序為○(玩家甲)X(玩家乙)◎(玩家甲)※(玩家乙)。○◎○連成一線不算甲方贏,因雖然皆甲方之子,但種類不同;甲方需○○○連成一線或◎◎◎連成一線才算贏。
還有一種玩法是做成像方垛式四子棋這樣,棋子會因地心引力落下在底部或其他棋子上,為4x4x4方垛式四子棋的3x3x3三子棋版本,跟原本的立體井字棋一樣都沒有和局的可能。此遊戲如果先手第一手下在角落則必勝,如果後手第一手下在底面中央則先手第二手就下在立方體中央,否則先手就把底面當成原本二維3x3井字棋的棋盤,一樣必勝。
另一種玩法是以三位玩家來進行遊戲,連成一線者贏,連成一線者的上家為輸,有一方將不贏不輸。此時,如果三個人都很會玩,則將會和局。
- 九井棋
- 三子棋
流行文化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