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級颶風指的是強度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中達到五級的大西洋和東太平洋颶風,這一強度屬地球上颶風強度的最高等級。有記錄以來,東太平洋形成五級颶風的次數很少,經常每數年才會發生,而且往往在同一年內形成多個,如1994(3個)、1997(2個)和2002年(3個)等年份。由於北半球的熱帶氣旋總體會向西面行進,所以這些風暴中登陸的例子很少。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23年10月25日) |
依據「颶風」的定義,本條目只列出在東太平洋範圍內達到五級強度的熱帶氣旋。「颶風」指的是大西洋和東太平洋的強烈熱烈氣旋,這其中的東太平洋指的是赤道以北,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的太平洋。在這些海域達到五級強度的颶風,即為五級颶風。西北太平洋(赤道以北、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的同類熱帶氣旋則稱為「颱風」或「超級颱風」。達到薩菲爾-辛普森強度等級中的五級的颱風通常在每個颱風季都會出現多場,相對而言更為常見。一個熱帶氣旋可能會在移動過程中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這一類的熱帶氣旋將會(在強度符合「颶風」與「颱風」的標準的前提下)在處於東太平洋的時間段內被稱為颶風,在位於西北太平洋期間被稱為颱風,例如1994年的颶風約翰。本條目根據「颶風」的定義,對於生成於或移入過東太平洋範圍,但僅在西北太平洋達到過五級強度的熱帶氣旋不予收錄。例如前述1994年的颶風約翰因為在東太平洋範圍內達到五級颶風強度,故被收錄在本條目內;而1997年達到五級強度標準的超級颱風柏加和超級颱風奧利華,以及2014年的超級颱風吉納維芙不會被收錄在本條目中,因為這三個熱帶氣旋雖然都是於東太平洋形成並獲得命名,但都是在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後才達到五級強度標準。
統計
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 | ||||||
TD | TS | C1 | C2 | C3 | C4 | C5 |
五級颶風的定義是地面向上10米區域1分鐘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252公里或以上的颶風[1][2]。熱帶氣旋的風場在移動過程中是不對稱的,其中北半球的風暴最強風力通常位於其移動方向的右側。因此包括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內的氣象部門發佈的公報中也是給出這一方向的最高風速[3]。
從1959到2018年太平洋颶風季,一共只有18個熱帶氣旋在東太平洋達到五級颶風強度。1959年以前還沒有已知的五級颶風記錄下來。有可能某些早年風暴在開放海域上空達到過五級強度,但由於自始至終在海上逗留,沒有對陸地構成影響,所以一直都不為人所知。[4]
五級太平洋颶風列表
以下列表中會按形成時間從早到晚列出所有的五級太平洋颶風。只有1994年的颶風艾米利亞和2006年的颶風伊歐凱多次達到五級強度,即達到五級後減弱為四級或以下強度,然後再度達到五級標準。
1966年,人類開始採用地球同步氣象衛星監控天氣變化,因此這年開始的天氣紀錄相對而言更為完美和可靠。在此以前的東太平洋熱帶氣旋數量可能存在很大程度的低估。[5]這樣,也就很可能會有五級颶風未能列入下表,但是,20世紀70到90年代五級颶風數量稀少已是不爭的事實[4]。
大部分情況,風暴的最低中心氣壓都是採用德沃夏克分析法分析衛星圖像估計所得。肯納[6]、艾娃[7]和帕特里夏的中心氣壓是由飛入風暴的颶風獵人偵察機測得[4]。由於這些中心氣壓數據大多是估計值,因此有可能會有其它風暴的實際最低氣壓比這些颶風更低[8]。
氣壓為估計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颶風大多沒有對陸地構成威脅[9]。由於肯納和帕特里夏威脅到陸地,因此氣象部門派出偵察機採用投落送測量其氣壓[6]。颶風艾娃沒有威脅陸地[4],當時主要是為了檢測設備和開展研究而派颶風獵人前去探測[7]。
年代久遠風暴的氣壓讀數有欠完整,因為那時地球同步氣象衛星技術尚不具備,只能根據船隻、陸地觀測,以及有偵察機投入使用後的相應監測數據。例如偵察在測量颶風艾娃的氣壓時,這一氣旋實際上還只達到四級颶風強度。[4]颶風約翰和颶風吉爾瑪的氣壓數據也不完整,這是因為當時中太平洋颶風中心還沒有公佈中太平洋(指西經140度以西,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的太平洋)天氣系統的氣壓數據[10]。值得注意的是,這份名單並不等同於最強烈的太平洋颶風名單。東太平洋已知最強烈的四級風暴是2014年的颶風奧迪爾,其最低氣壓為918毫巴,比包括颶風吉列爾莫在內的多場五級颶風還要低。[4]
五級太平洋颶風的形成月份集中在6到10月。有紀錄以來自然年中形成日期最早的五級太平洋颶風是1973年的颶風艾娃,最晚的則是10月24日達到最高強度的颶風肯納。颶風艾娃也是有紀錄以來最強烈的6月太平洋颶風,颶風吉爾瑪、瑪麗、琳達和派翠莎則分別是7到10月最強烈的颶風。自有紀錄以來,東太平洋還沒有在5月、11月以及淡季形成過五級颶風。[4]
已知有兩場太平洋颶風曾多次達到五級強度標準,分別是1994年的颶風艾米利亞和2006年的颶風伊歐凱,兩者都在東太平洋兩次達到五級颶風標準,並且伊歐凱還在西太平洋第三次達到這一標準,但這時系統已經屬於颱風[4]。颶風伊歐凱的五級強度一共維持了42小時,與颶風約翰並列排名第一[11],不過颶風約翰和琳達則擁有連續保持五級強度時間最長的太平洋颶風紀錄[4]。
風暴名稱 | 颶風季 | 達到五級強度的日期 | 處於五級強度的時間 (小時) |
1分鐘最大持續風速 | 氣壓 | |||
---|---|---|---|---|---|---|---|---|
英里/小時 | 公里/小時 | 百帕 | 英寸汞柱 | |||||
白西 | 1959 | 9月6日 | 6 | 175 | 280 | 930 | 27.46 | |
艾娃 | 1973 | 6月7日 | 24 | 160 | 260 | 915 | 27.02 | |
艾米利亞 | 1994 | 7月19-21日† | 18 | 160 | 260 | 926 | 27.34 | |
吉爾瑪 | 1994 | 7月24-25日 | 18 | 160 | 260 | 920 | 27.17 | |
約翰 | 1994 | 8月22-24日 | 42 | 175 | 280 | 929 | 27.43 | |
吉列爾莫 | 1997 | 8月4-5日 | 24 | 160 | 260 | 919 | 27.14 | |
琳達 | 1997 | 9月12-14日 | 42 | 185 | 295 | 902 | 26.64 | |
依利達 | 2002 | 7月25日 | 6 | 160 | 260 | 921 | 27.20 | |
埃爾南 | 2002 | 9月1日 | 12 | 160 | 260 | 921 | 27.20 | |
肯納 | 2002 | 10月24日 | 18 | 165 | 270 | 913 | 26.96 | |
伊歐凱 | 2006 | 8月24-26日‡ | 42 | 160 | 260 | 915 | 27.02 | |
里克 | 2009 | 10月18日 | 24 | 180 | 285 | 906 | 26.75 | |
西莉亞 | 2010 | 6月25日 | 12 | 160 | 260 | 921 | 27.20 | |
瑪麗 | 2014 | 8月24日 | 6 | 160 | 260 | 918 | 27.11 | |
派翠莎 | 2015 | 10月22-23日 | 23 | 215 | 345 | 872 | 25.75 | |
萊恩 | 2018 | 8月22日 | 12 | 160 | 260 | 922 | 27.23 | |
瓦拉卡 | 2018 | 10月1-2日 | 12 | 160 | 260 | 920 | 27.17 | |
威拉 | 2018 | 10月22日 | 6 | 160 | 260 | 925 | 27.32 | |
約瓦 | 2023 | 9月7日 | 12 | 160 | 260 | 929 | 27.43 | |
奧蒂斯 | 2023 | 10月22日 | 6 | 165 | 270 | 923 | 27.26 | |
克里斯蒂 | 2024 | 10月24日 | 6 | 160 | 260 | 926 | 27.34 | |
† 颶風艾米利亞第一次達到五級颶風強度後保持了6小時,第二次則保持了12小時,共計18小時[12]。 ‡ 伊歐凱第一次達到五級強度後保持了18小時,第二次又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保持了24小時,共計42小時[4]。伊歐凱沒有在8月26日失去其五級強度。不過,它進入西北太平洋,因而不再被認為是颶風,而是颱風。 |
氣候學
東太平洋出現五級颶風的年份都存在厄爾尼諾現象。這一現象會令海面溫度升高、風切變減少,有利於熱帶氣旋的發展。這也是五級颶風扎堆在單數年份出現的根本原因。厄爾尼諾現象在中太平洋最為顯著。[13]
沒有厄爾尼諾現象的年份缺少五級颶風主要是因為熱帶氣旋的發展空間有限。東太平洋的洋流會令溫暖的海水向西流動。由於海域內沒有大規模陸地阻擋水流前進,令其像大西洋那樣「堆積起來」,因此所形成的熱帶氣旋規模都很小。水流繼續向西流動,雖然水溫仍然比較高,但由於風切變的不利影響,夏威夷以南水域的熱帶氣旋發展受限,使得這片原本對熱帶氣旋發展而言應該會很理想的海域變得反倒不利於氣旋發展。
不過,這並不意味着沒有厄爾尼諾現象的年份就不可能形成五級颶風。1959年太平洋颶風季是有紀錄以來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太平洋颶風季,形成了帕齊這場五級颶風,但這年東太平洋既沒有厄爾尼諾現象,也沒有拉尼娜現象。1973年的大部分時間裏,東太平洋都受到拉尼娜現象影響,這種現象通常會減少該海域熱帶氣旋的活躍程度,但五級颶風艾娃卻在這年6月上旬形成,創下形成日期最早的五級颶風紀錄。[14]除此以外,2009和2010年太平洋颶風季、2014年和2015年各形成了一場五級颶風(分別是里克和西莉亞、瑪麗和派翠莎),這也是有紀錄以來只有兩次在連續兩年中都有五級太平洋颶風形成[15]。
登陸
截至2015年,曾以任何強度登陸的五級太平洋颶風分別是颶風肯納、颶風里克和颶風派翠莎。並無颶風在登陸時仍保持五級強度,肯納和帕特里夏登陸時已減弱成四級颶風,里克登陸時則是熱帶風暴。帕特里夏是有紀錄以來登陸時最強烈的太平洋颶風,1976年的颶風瑪德琳和1992年的颶風伊尼基排名第2,肯納則排名第4,不過這兩場風暴沒有達到五級強度標準,只是登陸時的強度較肯納略高[6]。起初,1959年墨西哥颶風被認為在吹襲曼薩尼約時仍有五級強度,但是在2016年的重新分析中指出該風暴的最高強度為四級颶風[16]。帕特里夏在2016年風季過後的重新分析之前也被認為在曼薩尼約附近登陸時仍有五級強度。
除了以上3場颶風外,颶風約翰、琳達和伊歐凱都曾對陸地構成威脅。約翰和伊歐凱對約翰斯頓環礁有很小的影響,並且約翰還給夏威夷州帶去了大量降水[12]。氣象部門一度預測琳達會逼近南加州,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不過氣旋還是以接近最高強度從索科羅島附近洋面掠過[11][17]。
登陸的東太平洋熱帶氣旋數量較少的根本原因在於:北半球的熱帶氣旋通常會向西移動。以大西洋來說,這會導致北美洲東海岸受到風暴襲擊,但東太平洋沒有大規模陸地,氣旋在海上行進,逐漸因水溫降低、風切變增加而減弱直至消散。夏威夷是該海域唯一有大量常住人口的陸地,但其面積仍然很小,並且受到副熱帶高壓脊的保護,因此受到颶風吹襲的可能性也很小。[18]。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