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征伐(日語:九州征伐きゅうしゅうせいばつ),又稱九州平定(日語:九州平定きゅうしゅうへいてい[註 1]天正14年(1586年)至15年(1587年),豐臣秀吉率領其同盟大名島津家之間戰爭。豐臣氏最終勝利,並進而征服了九州

Quick Facts 九州征伐, 日期 ...
九州征伐
戰國時代的一部分

九州島地圖,現代的鹿兒島縣突出顯示,大致對應島津氏的家鄉薩摩國
日期1586年–1587年
地點
結果 豐臣氏勝利
領土變更 豐臣氏征服九州
參戰方
指揮官與領導者
兵力
200,000 30,000
Close

九州平定是豐臣秀吉試圖在戰國時代末期統治日本而發動的戰役之一,在征服了本州四國的大部分地區後,秀吉在1587年將注意力轉向日本主要島嶼中最南端的九州。

背景

Thumb
大友宗麟(圖)曾向秀吉求助,以消除島津氏

戰國時代後期,九州成為了三個強大的戰國大名間的鬥爭之地,有時被稱為 「大友、龍造寺、島津的三氏鼎立時代」[1]。 其中,薩摩國島津氏打敗了日向國伊東氏肥後國相良氏阿蘇氏肥前國有馬氏龍造寺氏等,並且由於大友氏的重鎮立花道雪的死,大友氏筑後國國人眾也被收進了旗下,這加強了對北九州的影響力,九州平定近在眼前[2]

受此影響,成為關白的秀吉在天正13年(1585年)10月以朝廷的權威命令島津氏和大友氏停戰(九州停戰令)。大友氏立即接受了停戰令,而島津氏在家族內部激烈爭論後在決定接受停戰令,同時派遣家臣鐮田政近前往秀吉身邊,聲稱雖然島津氏按照織田信長近衛前九的調停努力遵守休戰,但大友氏卻發動了進攻。大友方面也以同樣的理由聲稱島津方面破壞了奉旨的豐薩和平[3]

1586年1月,島津義久宣佈,自源賴朝以來,島津作為一個有聲望的統治者,不會把禮遇秀吉這樣的「成り上がり者[4]。3月,秀吉向島津氏的使者鐮田政近提出了將過半的佔領地返還給大友氏的國分方案,但島津方面以「神意」拒絕,重新開始對大友的攻擊[5]。秀吉決定在大友氏的幫助下進攻九州。

作為島津氏方面,秀吉無視九州的大部分都是島津領的現狀,無論如何也難以接受九州國分2001。天正14年4月5日,大友宗麟親自到大阪城拜訪秀吉,懇求他消除島津氏的威脅[6]

秀吉和他的軍事指揮官(戰奉行)黑田孝高儘量避免在進攻九州中使用豐臣秀吉的主力,而是使用已經臣服於秀吉的毛利輝元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宮部繼潤中國大名,或者長宗我部元親十河存保等四國大名[7]。秀吉在天正14年4月10日寫給毛利輝元的備忘錄中,命令加強城郭,從豐前、肥前劫持人質、修造西海道的道路以及建造赤間關山口縣下關市)的軍糧藏[8]

過程

天正14年戰役(豐薩合戰)

天正13年(1585年)2月,在毛利輝元的庇護下,在備後國的鞆(鞆幕府)逗留的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昭任命島津義久為九州的「太守」,命令他在返回京都時協助他,並攻擊大友,義久對此做出了回應(當時是為了牽制與毛利敵對的大友)[9]。島津氏開始了對大友氏所屬的豐前豐後筑前的入侵。關於島津氏發動的入侵,日本史學家池上裕子認為「島津想用自己的力量平定九州的大部分,讓秀吉承認其實績」[10]

天正14年(1586年)3月,秀吉向島津氏的使者鐮田政近提出了將島津氏佔領的大部分領地返還給大友氏的國分方案,另一方面,4月指示毛利輝元準備進攻九州的軍隊、城郭、軍糧庫等。另外,仙石秀久長宗我部元親等人被派到豐後協助大友氏,8月給大友宗麟大友義統父子和立花宗茂寄信,傳達了黑田孝高宮木豐盛等人將前往豐前參戰[11]

筑前之戰

Thumb
高橋紹運之墓(右)與岩屋城之戰的陣亡者慰靈碑(後左)

島津軍希望在秀吉到達之前實現九州統一,便於1586年(天正14年)6月開始進攻筑前。6月18日,島津義久親自從鹿兒島出發,7月2日到達肥後國八代[1]。並以島津忠長伊集院忠棟打頭陣,島津忠鄰新納忠元北鄉忠虎川上忠堅等人隨後的方式,進攻了大友方筑紫廣門守衛的肥前國勝尾城(今佐賀縣鳥栖市河內町)。7月6日,島津軍在筑後川的筑後國高良山(今福岡縣久留米市)設置了本陣,攻佔了勝尾城的支城筑紫晴門守護的肥前鷹取城(今鳥栖市山浦町中原)。7月10日勝尾城也被攻破,但同一天,秀吉決定派遣軍隊討伐島津氏[1]

秀吉命令接受九州國分令的大友宗麟毛利輝元執行國分令,並任命黑田孝高宮城堅甫安國寺惠瓊為他們的檢使。但秀吉也設想了國分執行不順利的情況,除了輝元、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的毛利軍之外,還命令讚岐國高松城主仙石秀久、土佐國岡豐城長宗我部元親率軍渡海[1]。另一方面,島津軍於7月12日將本陣移至筑前天拜山(今福岡縣筑紫野市),由高橋紹運守衛的筑前岩屋城(今福岡縣太宰府市太宰府),紹運長子、19歲的立花宗茂守衛的立花山城(福岡縣糟屋郡新宮町立花),紹運次子、13歲的高橋統增(之後的立花直次)守衛的寶滿山城(今太宰府市北谷)成為了攻擊目標[1]

7月13日起,島津軍以超過3萬人的大軍圍攻岩屋城,但由於高橋紹運的強烈抵抗,未能攻克。立花宗茂建議其撤退到立花山城與自己的軍隊會合,但他的父親紹運堅持由700名士兵留在城中吸引島津軍,主張應該堅守下去等待秀吉的援軍。島津軍終於在7月27日成功地佔領了岩屋城,但損失慘重,數千人死亡,上井覺兼受傷。大友方面,紹運自殺,城堡里的763名士兵在激烈的戰鬥中全部陣亡[1]

島津軍雖然在8月6日攻佔了寶滿山城,但立花宗茂在立花山城的防守很堅固,使島津軍很難攻下。將領島津忠長和伊集院忠棟勸告宗茂投降,但被宗茂拒絕了,調略沒有奏效,但毛利軍已向長門國赤間關(今山口縣下關市)進軍[1]。導致8月24日,島津軍放棄攻打立花城,解除了包圍,開始向立花城附近的高鳥居城(今福岡縣糟屋郡須惠町上須惠)撤退。之後,宗茂於第二天8月25日奪取了高鳥居城,8月末之前與毛利先遣軍一同追擊島津軍,奪回了岩屋城和寶滿山城[7]

豐前、豐後之戰

8月26日,神田元忠(三浦元忠)率領3000毛利先遣軍離開豐前門司城(今北九州市門司區),行軍準備進攻島津方面高橋元種的支城豐前小倉城(北九州市小倉北區),但在大里(今北九州市門司區)周邊附近高橋軍的伏擊,最終在秋月種實的攻擊下撤回門司城。這是秀吉和島津雙方的首次交戰。毛利軍隊的到來迫使島津重新審視自己從西面攻佔筑前,通過逐一攻下大友方面的城堡來擴大自己領土的計劃[1]

9月,在秀吉的命令下,十河、長宗我部兩家的部隊也向豐後進發,與大友家的部隊合流。9月9日,秀吉獲封朝廷賜姓豐臣,此時他已將豐前國廣津城(今福岡縣築上郡吉富町)、時枝城日語時枝城(今大分縣宇佐市)、宇佐城(今宇佐市)及筑前國花尾城日語花尾城(今北九州市八幡西區)、龍岳城(今福岡縣宮若市)等地降伏。10月初,毛利輝元與軍監黑田孝高、叔父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等人在九州登陸,進攻高橋元種所在的小倉城以及賀來氏日語賀来氏據守的豐前宇留津城(今福岡縣築上郡築上町宇留津)。進攻小倉城的指揮由當家輝元擔任,元春及隆景等人也加入進攻行列。先前因前家督吉川元春隱居而繼承的吉川元長,此戰乃睽違數年的首戰。[1]

註釋

腳註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