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嗜血桿菌(學名:Haemophilus influenzae),簡稱嗜血桿菌,前稱費佛氏桿菌(或譯拜菲爾氏菌)或流感桿菌,是一種沒有運動力的革蘭氏陰性桿菌。牠是於1892年由費佛英語Richard Friedrich Johannes Pfeiffer博士在流行性感冒瘟疫中發現。牠一般都是好氧生物,但可以成長為兼性厭氧生物[1]流感嗜血桿菌最初被誤認為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因,但直至1933年,當發現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性病原後,才消除了這種誤解。不過,流感嗜血桿菌仍是會導致其他不同種類的病症。

快速預覽 流感嗜血桿菌, 科學分類 ...
流感嗜血桿菌
Thumb
科學分類 編輯
域: 細菌域 Bacteria
門: 假單胞菌門 Pseudomonadota
綱: γ-變形菌綱 Gammaproteobacteria
目: 巴斯德氏菌目 Pasteurellales
科: 巴斯德氏菌科 Pasteurellaceae
屬: 嗜血桿菌屬 Haemophilus
種:
流感嗜血桿菌 H. influenzae
二名法
Haemophilus influenzae
(Lehmann and Neumann 1896) Winslow et al., 1917
模式菌株
ATCC 33390 = CCUG 12834 = CIP 103290 = NCTC 10659
關閉

血清群

於1930年,流感嗜血桿菌分類為兩類,即莢膜菌株及沒有莢膜的菌株。現今,流感嗜血桿菌通常依莢膜的種類分為六種血清型(即a,b,c,d,e和f)。而沒有莢膜的菌株,其基因多樣性比有莢膜的菌株還要高。沒有莢膜的菌株稱為NTHi(nontypable),因為它們沒有莢膜的血清型。

雖然已知莢膜類的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或是b型流感嗜血桿菌,簡稱HiB)是毒性的主因之一,但感染流感嗜血桿菌的病因卻仍未完全清楚。牠們的莢膜能幫助牠們抵抗在沒有免疫的寄主體內的吞噬作用及不觸發補體介導的裂解。沒有莢膜的菌株則較少侵略性,但牠們能誘發炎症而產生其他病症,如會厭炎。接種HiB結合型疫苗是一種有效的預防方法,其中某幾種疫苗已經廣為使用。

病症

大部份流感嗜血桿菌都是機會性感染細菌,即牠們會在寄主體內生存而不引起任何疾病,但當某一些因素(如病毒感染或免疫力下降)出現後則會引發病症。流感嗜血桿菌一般有六種菌株,稱為a型、b型(又稱乙型)、c型、d型、e型及f型。

由流感嗜血桿菌自然產生的疾病只會在人類出現。在嬰兒及孩童中,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會引致菌血病症英語Bacteremia急性細菌性腦膜炎。偶而地牠會引致蜂窩組織炎骨髓炎及關節感染。自從1990年開始,美國使用Hib結合型疫苗後,Hib病症的患病率減少至每十萬名兒童有1.3名兒童感染。但是,Hib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引致嬰兒及兒童下呼吸道疾病的主因。沒有莢膜的流感嗜血桿菌會引致兒童的耳朵感染(如中耳炎)、眼睛感染(結膜炎)及鼻竇炎,並且聯帶肺炎

在各國大規模接種疫苗前,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後的病死率約為2%~5%。且15%~30%的病例會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後遺症[2][3],而一旦引發腦膜炎,即便存活亦會有超過30%的人會保有輕重不一的後遺症,包括失聰、偏癱與智障等[4][5]

據科學界估計,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約有19000名5歲以下的兒童因感染Hib而死亡[6],而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約有3400人因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而死亡[7],死亡人數在全球的佔比排名第三[8],但已較2000年大幅降低。

截止2021年8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一個未將Hib疫苗納入其國家免疫規劃的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8]。2021年8月,北京大學團隊在BMC發表的基於數學建模的研究指,如將Hib 疫苗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免疫規劃,每年中國或將可以避免約 235700 例5歲以下兒童 Hib 病例(減少93% 的Hib病例)和 2700 例5歲以下兒童 Hib 死亡(減少92% 的Hib死亡),節省共計 24.87億元(3.84 億美元)治療費用,並在該人群的一生中帶來約 85000 個質量調整壽命年的增加[9][10][11]

與肺炎鏈球菌的相互關係

流感嗜血桿菌與肺炎鏈球菌都能在人類的上呼吸系統中發現。一項有關牠們之間的競爭研究指出,在培養基內,肺炎鏈球菌能以過氧化氫攻擊流感嗜血桿菌及能排除在表面流感嗜血桿菌生存所需的分子。

當兩種細菌一同在鼻腔內時,兩星期之內,只有流感嗜血桿菌能夠生存。當兩種細菌分別地放在鼻腔內時,兩者皆能生存。使實驗鼠的上呼吸組織暴露於兩種細菌時,發現有格外大量的中性粒細胞。當實驗鼠只是暴露於其中一種細菌時,則不會出現這些細胞

實驗顯示,接觸過流感嗜血桿菌死菌的中性粒細胞對肺炎鏈球菌會強烈攻擊,而未接觸過流感嗜血桿菌死菌的中性粒細胞的這種攻擊則較不會這麼強烈。接觸流感嗜血桿菌死菌,卻不會對流感嗜血桿菌活菌有所影響。這種現象有兩種可能性:

  • 當流感嗜血桿菌被肺炎鏈球菌攻擊時,引發了免疫系統攻擊肺炎鏈球菌。
  • 兩種細菌的結合引發了只有其中一種細菌存在所不會引發的免疫系統警報。

至於為何流感嗜血桿菌會不受免疫系統的影響則不得而知。[12]

定序

因其細少的基因體,流感嗜血桿菌是第一種被全部測序的獨立生存(非病毒)生物。選擇它的原因是項目領導人之一諾貝爾獎獲得者漢彌爾頓·史密斯已經研究它幾十年並且可以提供高質量的基因庫。牠的基因體包含了1,830,140的DNA鹼基對及1740個蛋白質編碼基因,兩個轉運RNA,和其他18個RNA。流感嗜血桿菌的基因排序計劃由基因組研究所英語J. Craig Venter Institute策劃,使用霰彈槍定序法於1995年完成及刊登於《科學》雜誌上。[13]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