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51895°N 126.635059°E / 45.751895; 126.635059

Quick Facts 中東鐵路建築群,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中東鐵路建築群
中東鐵路俱樂部舊址
Thumb
中東鐵路俱樂部(攝於1911年)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西大直街84號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編號6-923
認定時間2013年(第六批
Close
Quick Facts 哈爾濱鐵路文化宮, 位置 ...
哈爾濱鐵路文化宮
位置南崗區西大直街84號
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公佈
哈爾濱市保護建築
官方名稱哈爾濱鐵路文化宮
類型一類
Close

中東鐵路俱樂部舊址(又名哈爾濱鐵路俱樂部),曾名為蘇聯紅軍會館、哈爾濱鐵路文化宮,現為哈爾濱鐵路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東鐵路建築群的構成部分之一,亦是哈爾濱市保護建築,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西大直街84號。哈爾濱鐵路文化宮本來是中東鐵路俱樂部,供中東鐵路高級官員觀賞表演和電影的,在1945年8月蘇聯紅軍接管後易名為蘇聯紅軍會館,供高級軍官娛樂。1952年末,會館交予哈爾濱鐵路局管理,易名為哈爾濱鐵路文化宮,成為鐵路工人的文化場地。文化宮被喻為哈爾濱的文化和社交中心,哈爾濱史上首家較為完備的西餐廳、首個業餘京劇團、首場露天音樂會、首個現代運動會都是在此出現。

歷史

Thumb
中東鐵路管理局交響樂團在俱樂部的露天劇場表演(露天劇場已在文革被毀)

建築物沿革及現況

1898年6月起,俄羅斯帝國中國東北地區興建以哈爾濱為中心的中東鐵路,直至1903年7月通車[1]。期間,哈爾濱香坊在1899年建立了中東鐵路俱樂部,作為中東鐵路高級官員觀賞表演和電影的娛樂場所[2][3]。1903年,中東鐵路局因應俄羅斯帝國官員的建議,在哈爾濱南崗的西大直街興建這座建築[4]。俱樂部後在1905年遷至南崗,至1911年遷至此處[2][3]。落成後,俱樂部在1919年和1923年先後兩度擴建[5]

1945年8月,佔領中國東北的大日本帝國戰敗投降,出兵東北的蘇聯紅軍接管了中東鐵路俱樂部,易名為蘇聯紅軍會館,只供校官以上軍銜的軍官到此娛樂[2][6]。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蘇聯紅軍會館仍然由蘇聯方面管理;直至1952年末,蘇聯方面把蘇聯紅軍會館交由哈爾濱鐵路局,會館於是易名為哈爾濱鐵路文化宮,由上流社會消遣場所變成鐵路工人的文化場地[4][6]文化大革命期間,文化宮後院的露天劇場被毀[7]

後來,哈爾濱鐵路文化宮一直沿用為文化娛樂場所[1]。到了2016年,舊址上建設了哈爾濱鐵路博物館,博物館佈置為哈爾濱老火車站,介紹中東鐵路和松花江鐵路大橋的發展歷程,以及哈爾濱鐵路興建與城市發展的歷史[8][9]

文化價值

哈爾濱鐵路文化宮被喻為哈爾濱的文化和社交中心[1]。建成之初的中東鐵路俱樂部提供電影和表演,為中東鐵路高級官員提供文化娛樂,亦為藝術團體和表演者提供表演場地;在兩度易手和更名後,俱樂部仍然作文化娛樂之用[1][2]

1905年,俱樂部內設立了一所大型西餐廳,餐廳內能舉行西餐宴會,是哈爾濱史上首家較為完備的西餐廳[10]

1936年,知名俄羅斯男低音、被譽為「世界歌王」的費多爾·伊萬諾維奇·夏里亞賓在中東鐵路俱樂部演出,轟動一時[2][5]。其後,中東鐵路管理局局長狄米特里·列奧尼德維奇·霍爾瓦特的夫人在俱樂部開辦「華俄棲流所」,作為流亡俄羅斯藝術家的表演場地,吸引了俄羅斯的落魄貴族和藝術家到此開辦學校,為哈爾濱培養藝術人才[6]

中東鐵路俱樂部曾用作不少藝術團體和藝術家的演出場地,例如哈爾濱的交響樂團合唱團、吹奏樂團、歌劇團、喜歌劇團、芭蕾舞劇團,以及俄羅斯古老藝術研究會,還有魯迅藝術學院的四個文工團(文藝宣傳組織)和一個音樂工作團[2]。中東鐵路管理局業餘京劇團是哈爾濱史上首個業餘京劇團,成立於1926年,設於俱樂部內,成員活躍於俱樂部和鐵路沿線一帶[11]。中東鐵路交響樂團亦曾在俱樂部劇場舉行表演,是交響樂芭蕾舞首次引進中國[8]。哈爾濱史上首場露天音樂會就是在俱樂部露天劇場舉行,並可能是年度音樂活動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的雛形[6]。此外,俱樂部旁邊的空地舉辦過哈爾濱首個現代運動會,比賽項目包括賽艇田徑等西式運動,有二十多國的僑民參賽[6]

在90年代,哈爾濱鐵路文化宮的劇場改為舞廳[1]。直至2014年,文化宮內仍有舉行電影放映、舞會、交響樂團排練等文娛活動[6]

重大歷史事件

日俄戰爭後的1905年12月,俄羅斯官兵從中國東北南部撤退後分批來到哈爾濱,並以中東鐵路俱樂部為臨時兵營[12]

1952年12月31日,中東鐵路俱樂部舉行了中東鐵路移交儀式,蘇聯把中東鐵路和附屬產業移交中方,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中央人民政府鐵道部部長滕代遠等官員代表中方出席[13]

建築特色和結構

Thumb
Thumb
哈爾濱鐵路文化宮的正面和背面,攝於民國時期

哈爾濱鐵路文化宮由康·德·捷尼索夫設計,1919年和1923年的兩次改擴建工程則分別由日丹諾夫、斯維利多夫負責,三人均是俄羅斯建築師[13]。文化宮樓高兩層,總建築面積約為7,800平方米,採用磚木結構,仿傚莫斯科大劇院的建築風格,屬於折衷主義建築,被認為是20世紀初的折衷主義代表作[1][2][8]

建築物基座以塊石砌築而成,外牆為黃色,頂部有三角楣飾和楣飾兩側的女兒牆,正面有四根愛奧尼柱式壁柱,入口設於左側[1][6][8]。建築物內部設計具氣派,有各種浮雕和花紋,天花板上懸掛七個歐式古典風格吊燈,另有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列寧油畫像和塑像[6]

保護

哈爾濱鐵路文化宮屬於哈爾濱市保護建築的第一類[5]。2007年,哈爾濱鐵路文化宮以「中東鐵路俱樂部舊址」的名義列入哈爾濱市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宮10米以內和周圍過道和行人路劃為重點保護區,亦設一般保護區[14]。2013年,中東鐵路遺址建築群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中文化宮是建築群的構成部分之一[15]

2016年,哈爾濱鐵路文化宮遭到鐵路部門在未經申報下違規拆修,拆下文化宮上的紅色名牌,封住幾個大門,並在樓體四周堆放建築垃圾;文物組織就此展開投訴,其後哈爾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介入調查,責令停止[16]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