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Chinapress Sdn. Bhd./China Press)是馬來西亞中文報章之一,內容涵蓋政治、經濟、論壇、體育、影視、副刊等,是一家綜合性報紙,總部位於吉隆坡孟沙。公司成立於1946年2月1日,由李孝式(後來成為馬來亞第一任財政部長)為首的籌組委員會發起創刊。該報標榜自己的口號是「馬來西亞最具影響力中文媒體」。
歷史
- 1946年2月1日,以李孝式為首的籌組委員會發起創辦《中國報》。
- 1947年1月,《中國報》有限公司編輯部正式成立並設於峇都律,陳宗嶽出任當時的主編 。而經理部則在吉隆坡諧街。
- 1950年5月23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第二年,《中國報》的印刷部慘遭馬來亞共產黨投擲手榴彈,並鎗斃一名印刷部守衛。
- 1953年6月29日,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兩地的瓊籍人士抵制《中國報》,起因是因為當時的《中國報》刊載了許雲樵翻譯巴素博士所著的「東南亞華僑史」(The Chinese In Southest Asia),造成海南人的誤會。
- 1958年,《中國報》編採部及印刷部遷往吉隆坡十五碑阿都三笏律的自置大廈,然而經理部仍留在馬結街二號的大廈。
- 1969年,《中國報》被當時政府勒令停刊30天,但經過上訴後只停刊10天。這次停刊事件是因為馬來西亞發生歷史上最慘痛的種族暴亂慘劇五一三事件。
- 1969年11月,馬來西亞中文報進入新的旅程碑,《中國報》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家採用美國七彩柯式印刷的中文報章。
- 1984年4月,《中國報》廠址遷往陳秀蓮路,當時的董總主席林晃升擔任董事經理,當年6月《中國報》版面由傳統直排格式改為橫排格式。
- 1985年11月23日,全球經濟大蕭條,《中國報》也因此經不起連年虧損而停刊。
- 1986年7月25日,《中國報》在出版界奇才周寶振的收購下得以復刊,整份報章以七彩印刷,結果報份由2萬份突飆升到10萬份,創下大馬報業紀錄。
- 1990年5月19日,推出《中國報》晚報,並以「今日事,今日知」作為口號。
- 1993年,豐隆集團接管《中國報》,《中國報》遂成為南洋報業集團屬下的子公司,同年報份銷量更衝破20萬大關。
- 1994年5月,在霹靂州怡保設立印刷廠,並耗資250萬帶頭啟用數碼傳版系統,以便在吉隆坡的編輯部可以傳送版面。
- 1995年8月19日,《中國報》第三次搬遷至孟沙區的惹蘭隆。
- 1995年8月,檳城的北賴設立印刷分廠。
- 1996年4月,柔佛州的淡杯設立印刷分廠。
- 1998年2月,《中國報》添購新的DGM印刷機同時全面啟用電腦排版系統。
- 2000年4月16日,《中國報》正式推出電子報,設立網站,一直不斷改良與進步。
- 2001年5月28日,馬來西亞最大華人政黨馬華公會通過華仁控股收購南洋報業,參見2001年馬華收購南洋商報事件。
- 2004年,《中國報》電子報網站在大馬10大網站排行榜中,榮膺最受歡迎的中文電子報。
- 2004年11月19日,《中國報》與第九頻道(Channel 9,現為TV9)合作,製作《新視界》電視雜誌。
- 2006年,南洋報業股份脫售予林業大亨張曉卿。
- 2006年,位於吉隆坡陳秀蓮路新印刷廠正式啟用。
- 2010年8月,華仁控股私人有限公司脫售最後的3.60%世華媒體股份。
- 2015年,《中國報》推出手機新聞應用程式安卓App以及蘋果IOS《中國報》APP。
- 2016年,《中國報》網站轉型邁入一週年,據馬來西亞數碼協會(MDA)發佈截至2016年12月份最新的「馬來西亞最多移動裝置(Mobile device)瀏覽網站」排行榜,讓該報在2016年6月開始,成了國內最高點擊率的中文報網站,10月份的點擊率再衝破4000萬次。[1]
- 2017年2月18日,金正男遇刺案令全球媒體關注,由於《中國報》對該事件的搶先報導[2]以及不斷有獨家跟進新聞,成為全球各主要媒體獲取最新資訊的來源,日本電視台日本放送協會,當日特別專訪該報記者[3],取經和交流。
- 2017年5月5日,《中國報》推出首個地方新聞網《柔佛人》,也是全馬中文報章首個推出的地方新聞網,讓柔佛州讀者經由互聯網,掌握州內最全面和最新的消息。《中國報》陸陸續續推動在全馬各地,設立地方新聞網,除了柔佛人,還包括「KL人」、「東海岸人」、「北馬人」等,讓讀者除了能通過報章掌握時事,也能通過網站掌握第一手消息,多管齊下為讀者傳遞全面的新聞資訊。為了向華社傳達《中國報》的動向,也發起了各地子網的推介禮,各地地方新聞網歡迎點閱。
- 2017年5月8日,持續轉型的《中國報》,中文網站位成功居全國之首,由馬來西亞數碼協會(MDA)發佈截至2016年12月份最新的「馬來西亞最多移動裝置(Mobile device)瀏覽網站」排行榜,《中國報》新聞網站以1557萬3000次點閱排行第8,表現超越國內所有中文網站。[4]
- 2018年3月,《中國報》推出了「新聞搶鮮報」,每天傍晚7時準時搶先又搶鮮播報國內外大事,讓身在世界各地的讀者,從記者主播親切的面孔和聲音中,掌握最鮮最熱的新聞。
- 2018年4月6日,《中國報》網站3月份點閱率衝破一億,高達1億3000多萬次,在全新的一年,繼續超前國內各大中文媒體,甚至超越國外一些中文和外文媒體,在「網戰」打了漂亮一仗。[5]
- 2018年5月9日,馬來西亞迎來全國大選,《中國報》第一時間緊跟所有選情情況,深受讀者歡迎,因此該月該報網站和APP點擊率,創下歷史新高的2億7500萬次,網站和App的獨立訪客,也取得有史有來最高的850萬次。
- 2019年5月,《中國報》的數碼轉型步伐永不停止,持續領先國內中文媒體,並持續積極數碼轉型,截至2019年4月,《中國報》網站和APP每月點擊率超過1億7400萬次,網站獨立訪客和APP獨立訪客,共是724萬次。[6]
- 2019年5月18日,《中國報》推出北馬人新聞網。
- 2019年7月9日,人民日報海外網數據研究中心主任盧永春發佈「2019年海外華文新媒體影響力報告」[7],《中國報》在該報告中的5項數據排行榜之中,榜上有名的有4項數據排行榜,其中:《中國報》在「海外華文媒體網站影響力榜TOP20」中位居第4,領先該榜上馬來西亞的所有中文報章;《中國報》在「海外華文媒體Facebook賬號影響力榜TOP20」之中,以148萬2706的粉絲量位居第3,在馬來西亞中文報之中,僅次於《星洲日報》;另外,《中國報》也在「海外華文媒體Twitter賬號影響力榜TOP20」裏位居第一,領先各大報章。
- 2020年3月,中國報網站公佈瀏覽人數達1218萬人,總點擊率達3.297億次。同年10月,中國報網站點擊達2.9億次,瀏覽人數達1060萬人[8]。
- 2023年5月4日,據2022年下半年世界華文傳媒新媒體影響力榜顯示,《中國報》在海外地區的榜單名列第2位,至於在社交媒體影響力和網站影響力榜,則在海外地區排行榜上名列第3和第7位。[9]
歷任總編輯
- 陳宗嶽(已故)(出任於1946年─1947年)
- 宋韻錚(已故)(出任於1948年─1969年)
- 李雁賓(已故)(出任於1969年7月─1971年)
- 黃兆壎(出任於1971年─1984年)
- 黃和平(出任於1985年-中國報停刊)
- 林通光(已故)(出任於1986年-1993年)
- 第七任及第九任潘友來(出任於1993年-1997年和1998年-2001年)
- 彭早慧(出任於1997年-2002年)
- 莊宗南(出任於2002年-2006年1月)
- 張映坤(出任於2006年-2011年7月9日)2011年7月9日起至2023年4月6日
- 林明標(出任於2023年4月6日)[10]
報導風格
《中國報》的社論主要是針對在馬來西亞發生的事件和國家的情況,社論總體上無論是對執政黨和反對黨都持批評態度。在國際評論上,《中國報》立場偏向反西方世界親中華人民共和國,2021年時任馬來西亞外交部長希山慕丁·胡先稱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是大哥引起國內廣泛批評時,該報發表了幾篇維護希山慕丁和譏諷反對者的社論[11][12]。
《中國報》的報導內容涵蓋當今時代、政治、商業到娛樂等各方面。在報導內容方面,屬於小報風格,着重煽情聳動的社會新聞、意外新聞,其報導多為本地政治或目標讀者群的生活和日常話題有關。
《中國報》擁有自己的專屬記者,這為它製作了許多獨家內容和專訪。在2017年2月13日金正男遇刺事件中,《中國報》因不斷有獨家跟進的新聞,成為全球各主要媒體獲取最新資訊的來源[13]。在國際新聞方面,《中國報》主要是複製其他中文主流和非主流媒體的產出新聞內容(非主流包括自媒體和微博等等)。《中國報》也會對複製的內容進行自我解譯,這導致了其新聞偶爾會出現不準確性內容。
爭議與事件
2005年11月23日,馬來西亞警察局扣留所內一名婦女在一名警員面前裸體蹲站的手機錄影片段在網絡上流傳,《中國報》率先在夜報刊登兩則有關錄影片段的新聞,之後再經由民主行動黨士布爹區國會議員郭素沁在國會上揭露有關錄影片後,轟動全國。由於影像中的女子皮膚白皙,《中國報》早期因此描述該女子為中國公民,後來《中國報》在11月24日的早報版本中刪去「中國公民」的字眼,改為「疑是中國籍女子」,並給予更客觀報導[16]。有關女郎裸蹲醜聞獲得國內媒體廣泛報導,迫使時任首相阿都拉·巴達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和證聽會測查。在獨立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中,在2005年12月13日才證實女子是一名本地巫裔女子[17],期間曾一度導致馬來西亞與中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出現緊張。《中國報》更接獲馬來西亞國安部一份12月19日的公函,要求他們就報道錯誤提交解釋。當時坊間流傳《中國報》若無法提出令國安部滿意的行動,例如其編輯部進行人事變動的話,《中國報》夜報的出版准證將會被吊銷[18]。2006年1月5日,《中國報》在夜報刊登為女郎裸蹲錄影片段報道的錯誤描述作出公開道歉,總編輯莊宗南和執行總編輯黃兆平同時辭職,為有關錯誤負起全責[19]。維護新聞自由的民間團體指《中國報》兩名編輯是為了取悅內安部而犧牲的代罪羔羊,稱總編輯辭職的事件是對新聞從業員的一種「潛在的威脅」[19],也對內安部在處理手法上進行批評[17]。
2008年12月19日,華教元老陸庭諭因被《獨立新聞在線》報道曾性騷擾女記者事件,導致他在2天後發表公開道歉聲明,同時宣佈辭去所有擔任的職位和停止所有對外的公開活動。2009年1月21日,《中國報》與同屬世華媒體集團旗下報刊《風采》雜誌以相互置入行銷的手法再次報導相關事件,引起華教社會批評《中國報》與《風采》雜誌惡質炒作和消費陸庭諭在性騷擾事件的新聞價值。其中《中國報》以獨家報道方式刊登《風采》第501期的專訪內容,標題大剌剌打出《陸庭諭又親女記者》,再從《風采》刊登連環圖片及記者事後的申訴,引起華教社群懷疑是否記者構陷陸庭諭[20]。陸庭諭家屬之後批評《風采》雜誌的記者在採訪過程,由始至終隱瞞本身作為記者的真實身份和採訪動機[21],以及由維護媒體獨立撰稿人聯盟(WAMI)發起的《商業利益凌駕新聞倫理,扭曲性騷擾弱勢情境》對媒體倫理的批評,獲得至少50個華社團體聯署支持[22]。
2010年3月12日,《中國報》宣稱獲得獨家消息,在頭版刊登〈警總長呈辭,警隊二哥料升正〉的標題,指時任全國總警長慕沙哈山辭職的報導。慕沙哈山對此駁斥該報導不實,聲明要追究是誰故意發放他辭職的消息。負責警察部隊和印刷媒體的內政部長希山慕丁·胡先隨後證實慕沙哈山的服務將於9月結束,並抨擊該報道為謊言,《中國報》也被馬來西亞內政部發出警告信函,要求對報導做出解釋[23][24]。3月19日,《中國報》在早報封面刊登道歉啟事,向相關單位和有關人士公開道歉,並宣佈已採取內部紀律行動,總編輯張映坤對此負上全責停職兩周[25]。
2010年7月13日,《中國報》在早報封面頭條刊登一則檳島市議員到新加坡考察掀召妓疑雲的報導。《中國報》引述來自檳州民聯政府的消息,聲稱40名檳島市議員與官員本月初到新加坡考察,其中兩名市議員到夜店喝酒看性感女郎跳舞,一名市議員甚至帶女人回酒店過夜,被數名同僚發現。23名檳市議員對此召開聯合記者會,以聯署互當證人的方式,矢口否認他們任何一人曾趁着到新加坡考察之際召妓,並限定《中國報》在24小時內,以相同篇幅的版位,刊登撤回報導的聲明及公開道歉,否則將起訴該報。《中國報》在晚報封面中刊登道歉啟事,解釋該報是在接獲有關市議員疑涉及召妓行為的消息後,為了趕截稿時間而未經全面仔細查證下報道此事,向23名檳島市議員道歉。隔日,《中國報》在早報封面再次刊登道歉啟事,對23名檳島市議員帶來的巨大不便和傷害作出公開道歉,並收回有關報導。檳島市議員對《中國報》的道歉聲明保留起訴權利,並譴責有關報導不僅極度不負責任、不專業及不道德[26][27]。
2011年7月9日晚,淨選盟709集會餘波盪漾,《中國報》在晚報以斗大的黃色標題刊登〈說好的和平呢?〉,其後配上警方發射催淚彈驅散人群的大照片,引起大批網民的不滿和圍剿,特別是在面子書上。網民認為,《中國報》的標題是將動盪問題直指淨選盟,卻避重就輕掩飾警方使用暴力的真相來誤導讀者。在遭受猛烈批評的同時,《中國報》隨着將面子書的批評全部刪除,再度掀起網民憤怒,在面子書上另行設立「抵制中國報」的粉絲專頁,批評《中國報》因怕被政府對付,淪為政府的喉舌。《中國報》隨後將早報標題改版為〈淨選盟上街1667人被捕〉,並在面子書上貼出通告,解釋「說好的和平呢?示威亂隆市. 1667人被捕」的標題,其實含隱喻,不料引起一些晚報讀者困擾[28]。2天後,10個馬來西亞華青團體發表聯署聲明,嚴厲譴責《中國報》在7月9日和7月10日有關709和平大集會的報導,不僅嚴重扭曲事實,同時也嚴重誤導讀者了解淨選盟2.0和平集會訴求的本意,呼籲《中國報》秉持媒體的良心和專業客觀報導事實真相。《中國報》傍晚再次通過面子書回應網民和讀者的疑問,表明本身對於709集會完全沒有偏幫任何一方,同時也沒有隱議程,反而是秉持多元而客觀的辦報原則,務求呈現709的完整和真實面貌[29]。
2017年2月15日,《中國報》網站在金正男遇刺事件的其中一篇報道中,刊登一篇題為〈女嫌犯白衣沒穿胸罩,曼妙身材隱現〉的新聞,被批評有違新聞專業。該報道宣稱,女嫌犯落網時身穿白色上衣,但由於未穿胸罩,導致胸部若隱若現,警員馬上為她提供遮羞布。又形容女嫌犯長得十分嬌美,身材曼妙,被捕時面對10餘名警員,卻表現淡定。在場警員逮捕女嫌犯後,並不相信眼前的性感尤物是女殺手或女特工[30]。《中國報》把這篇報道貼上面子書專頁時,還寫有貼文「警員傻眼,馬上為她提供遮羞布」,並附上「別為了看女嫌犯點進去裏面沒有」的標籤,結果遭到大批網民和讀者留言圍剿[31]。《東方日報》對此評論,一篇作品得以吸引眼球,要素有四:一是主角高貴,二是情操高貴,三是內情懸疑,四是沾上情色。情色正是網絡的筋骨,沒穿胸罩,自然也是新聞的賣點和重點了。雖然報導內容文字邏輯之紊亂,但文案顯然是聳人驚聞,在提高網頁的點擊上,這一招術,確實高效[32]。
2019年4月22日,《中國報》為本身在4月21日一則標題為〈反洗黑錢法令嚴捉不明錢財,地下萬字中獎累全家入獄〉的報導刊登道歉啟事,對錯誤引用律師兼專欄作家洪偉翔的文章內容公開道歉[33]。
2020年3月9日 ,《中國報》在刊登一則端洛州議員楊祖強等三人宣佈退黨的新聞中,在其面子書專頁張貼一則新聞的連結,但新聞標題卻是指霹靂州3名原任行政議員李存孝、黃渼沄和陳家興是叛徒們,使許多讀者誤以是這3人退黨。隔日,李存孝、黃渼沄及陳家興指責該新聞刊登後,不少民眾誤以為他們就是變節的州議員,進而斥罵他們,嚴重影響他們的聲譽,促請《中國報》全面撤回相關報道並刊登澄清啟事[34]。《當今大馬》之後檢查《中國報》霹靂版的面子書專頁發現已找不到有關貼文,但找到另一則標題改為「李存孝、黃渼沄、陳家興:我們也很心痛」的新聞連結[35]。
2020年9月30日,《中國報》在一項報導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標題中,稱呼2019冠狀病毒為「沙巴病毒」,引起沙巴人民的不滿,沙巴旅遊協會主席廖吉祥於10月5日透過《詩華日報》對《中國報》表示強烈抗議。廖吉祥表示,他在接到很多人投訴《中國報》把「新冠病毒」改名為「沙巴病毒」後,嚴重詆毀沙巴的形象感到極度不滿和憤概,呼呼《中國報》收回及更正有關錯誤,且向沙巴人民道歉[36]。
2021年4月26日,《中國報》因刊登一則題為〈女學生被辱罵恐嚇強姦 阿克里沙尼:同學或開玩笑〉的報導後,被馬來西亞內政部傳召,要求解釋新聞報導。副警察總長阿克里·沙尼隔日指控《中國報》所刊登新聞標題含糊,並沒有完整報導當時的言論。武吉阿曼公關部斯甘達古魯警監也發出文告,指《中國報》網站對阿克里沙尼談話的報導不實[37]。其新聞網站也隨着撤下了相關報導。
2024年2月6日,《中國報》在一篇〈看脫口秀滑手機前AV女優被上手銬押走〉的新聞中稱引述《紐約郵報》(實際上是自我解譯)的新聞,在開頭述文中使用了導向性描述,將新聞事主莉薩·安的聲明歸咎於「因為看手機而被警察中途押走」報道[38]。實際上,在《紐約郵報》的原文中引述了其它人士指出莉薩·安有破壞性不守秩序,並對警察表現出攻擊性行為的原因[39]。《中國報》對此則沒有報道。另外,《星島日報》在同一事件作出了同文同源的報道[40]。
2021年5月16日,《中國報》在線版本引述希臘軍事網站刊登一則標題為〈以巴衝突 以色列特勤局揚言將空襲西亞數國和大馬〉的新聞,內容上比較煽情聳動。但在網絡上引起熱烈討論後,《中國報》隨着更改了有關報導,標題改為〈以巴衝突 追剿哈馬斯高官 以色列要襲擊大馬〉,在言辭上也比早前版本圓滑了[41]。
2021年7月6日,《中國報》網站引述中國媒體刊登一則題為〈搶佔6G研發先機,華為7月發射2顆衛星〉的綜合報導[42]。儘管華為已在同日的官方微博上發文駁斥是假消息[43][44]。但《中國報》依然沒有發表澄清和撤下有關報導。
《中國報》在每天半夜12點在面子書專頁發佈了名為《說黃道黑》[45]的系列,《說黃道黑》的小編時常使用一些間接性的詞語吸引讀者點閱。這個系列引起了很多家長批評《中國報》向未成年人(兒童)灌輸不適合兒童的不良內容[46]。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