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城市最佳實踐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城市最佳實踐區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創新項目,位於世博園區E片區,共分北部、中部、南部三個展區,佔地面積15公頃。[1][2]最佳實踐區中總共展示80個城市案例,都經過了國際遴選委員會的評選,分為宜居家園(尊重市民)、可持續的城市化(尊重自然)、歷史遺產保護與利用(尊重歷史)、建成環境的科技創新(尊重科技)四個展示領域。[2][3]最佳實踐區的總策劃師是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唐子來。[1]

北部展區
中部展區
國家/地區 | 城市案例 | 展示主題 |
---|---|---|
![]() |
馬爾默案例 | 舊工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項目 |
![]() |
日內瓦、蘇黎世、巴塞爾案例 | 改善水質,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
![]() |
大阪案例 | 環境先進城市·水都大阪的挑戰 |
![]() |
畢爾巴鄂案例 |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城市戰略中引領項目 |
![]() |
巴黎/巴黎大區案例 | 一條母親河、一處名勝地、一種生活態度 |
![]() |
北京案例 | 國奧村 |
![]() |
巴塞隆拿案例 | Ⅰ:巴塞隆拿市中心老城區 Ⅱ:巴塞隆拿新創新城區 |
![]() |
香港案例 | 智能卡、智能城市、智能生活 |
![]() |
伊茲密爾案例 | 「城市溝渠再造」:伊茲密爾的城市排污工程 |
![]() |
台北案例 | Ⅰ:邁向資源循環永續社會的城市典範 Ⅱ:台北無線寬帶——寬帶無限的便利城市 |
城市最佳實踐區C1樓是上海世博會的永久建築之一,位於城市廣場南側,為世博會提供各種綜合服務,包括休閒、購物、餐飲等。
城市最佳實踐區C2樓是上海世博會的永久建築之一,位於城市廣場北側,為世博會提供各種綜合服務,包括休閒、購物、餐飲等。
南部展區
國家/地區 | 城市案例 | 展示主題 |
---|---|---|
![]() |
巴黎大區案例 | Ⅰ: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策略與治理 Ⅱ:打造未來的歷史城市 Ⅲ:恢復與發展可持續城市的遺產 |
![]() |
布雷斯特案例 | 海洋世界博覽會 |
![]() ![]() |
波恩-布卡拉案例 | 節能從學校抓起 |
![]() |
盧克索案例 | 從古墓到新城以及卡納克神殿開發治理工程 |
![]() |
三藩市案例 | 全球變暖:通過姐妹城市合作,為國家模型探求本地方案」 |
![]() |
維多利亞案例 | 未來的教室 |
![]() |
弗洛茨瓦夫案例 | 悠閒城市 |
![]() |
羅薩里奧案例 | 羅薩里奧市河濱公共區域的建設管理 |
![]() |
漢諾威案例 | 展示十年後康斯伯格地區 |
![]() |
延邊案例 | 東北亞的綠色生態「金三角」,多民族的和諧幸福大家園 |
![]() |
東莞案例 | 松山湖:製造名城可持續發展的引擎 |
![]() |
廣州案例 | 宜居家園建設——青山綠地行動 |
![]() |
佛山案例 | 文明傳承的佛山模式——陶文化在佛山的現在、過去、將來 |
![]() |
中山案例 | 博愛·和諧 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
![]() |
烏鎮案例 | 中國-烏鎮歷史遺產保護和實踐 |
![]() |
崑山案例 | 四韻崑山,生態導向持續城市活力 |
![]() |
揚州案例 | 揚州古城保護 |
![]() |
周莊案例 | 水「洗」出來的「第一」水鄉 |
![]() |
廈門案例 | 溫馨城市·海上花園 |
![]() |
唐山案例 | 唐山市南部採煤沉降區生態治理工程 |
![]() |
鹿特丹案例 | 水城鹿特丹 |
![]() |
香港案例 | 智能卡、智能城市、智能生活 |
![]() |
不來梅案例 | 從知識到創新:城市交通解決方案 |
![]() |
歐登塞案例 | 自行車的復活 |
![]() |
羅阿案例 | Ⅰ:城市環境下的環保能源和可持續家園 Ⅱ:城市節能照明系統 |
![]() |
巴塞隆拿案例 | 巴塞隆拿新創新城區 |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