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職業聯賽聯合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足球職業聯賽聯合會(英語:Chinese Professional Football League),簡稱中足聯(CFL),是代表中國足球職業聯賽(中超、中甲、中乙)的社團組織,負責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組織運營。其於2025年1月23日掛牌成立,標誌着中國足球「管辦分離」改革最終落實[2]。
名稱
從開始籌備到最終正式成立,該組織的名稱幾經變動:
- 2016年5月,中國足球職業聯盟(在部分文獻中又稱「中國職業足球聯盟」)開始籌備[3],其英文名為「Chinese Professional Football League」[4]
- 之後,因名字中的「職業聯盟」未能通過審核,該組織擬以「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聯合會」為名申請註冊。2021年7月5日,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聯合會籌備工作會議在上海舉行。會議明確了未來成立的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聯合會的簡稱為「中足聯」、英文名為「Chinese Football League」,英文名縮寫為「CFL」[5]
- 2025年1月23日,該組織最終以「中國足球職業聯賽聯合會」之名成立,簡稱「中足聯」,英文名為「Chinese Professional Football League」(與上文所述的中國足球職業聯盟之英文名相同,而非對「中國足球職業聯賽聯合會」的直譯),英文名縮寫為「CFL」[6]
此外,該組織在正式成立前,又被部分媒體稱作「中超聯盟」、「中超職業聯盟」、「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理事會」(不是2012年成立的那個職業聯賽理事會[7])[8][9]。
歷史
早在1989年,中國足協便已經提出實體化的建議。一年後,國家體委下發《關於中國足協實體化的通知》,要求多年來由體委行政部門行使的職能逐步過渡到由中國足協管理[10][11]。
2004年,「管辦分離」的說法首次被正式提出[12]。當年,7家中超俱樂部投資人組成了「G7聯盟」,提出「政企分開、管辦分離」的訴求,矛頭直指聯賽「管辦不分」[12][13]。投資人們希望成立一家名為「中國足球職業俱樂部聯盟有限公司」的機構,來對職業聯賽行使決策和管理權,由此實現聯賽與中國足協「管辦分離」,「自己的聯賽由自己管理」,但最後不了了之[14]。
2006年,中超聯賽有限責任公司(中超公司)成立[15],但中國足球依然沿用「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管理模式[12]。
2008年,部分媒體便已提出「中國足球職業聯盟」的構想,與幾年之後真正獲籌備的「中國足球職業聯盟」不謀而合[16][17]。
2010年,「管辦分離」被確定為中國職業足球聯賽的改革方向[18]。
2012年2月,《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管辦分離改革方案》(試行)正式推出,旨在建立符合足球發展的聯賽運作模式,將聯賽的辦賽職能從足協剝離,並成立職業聯賽理事會[13]。
2015年3月,《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正式對外公佈,其明確提出要調整改革中國足球協會,改革完善職業足球俱樂部建設和運營模式,改進完善足球競賽體系和職業聯賽體制[19]。中國足協將徹底「協會化」,正式脫鈎體育總局[20]。
2016年2月24日,國家體育總局內部撤銷國家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足管中心),不過其事業編制還保留着。2017年1月5日,國家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正式註銷[21]。從此足協與國家體育總局脫鈎,成為獨立的社團法人[22]。
2016年5月,中國足協決定成立中國足球職業聯盟(在部分文獻中又稱「中國職業足球聯盟」),以取代職業聯賽理事會,並組建了職業聯盟籌備組[3][23]。此後召開了數次會議[24],因各方未能達成一致,成立事宜一直擱置[3][23]。同年11月,在國家體育總局的強烈要求下,中國足協定下了在2017年2月成立職業聯盟的計劃[23]。
2017年1月,第10屆中國足球協會第3次會員大會上,時任中國足協主席蔡振華表示,籌備工作滯後是由於籌備組工作不到位導致的,中國足協目前已重組籌建工作小組,並宣佈將在當年3月正式成立職業聯盟[25][3]。但由於中國足協在大會上拋出的中國足協版《中國職業足球聯盟章程(草案)》不符合大多數俱樂部投資人的預想,更和當時職業聯盟籌備組所設計的章程存在分歧,致使職業聯盟成立一事被迫再次擱置[23]。
2019年,經與中超俱樂部協商,在中國足協牽頭下,職業聯盟籌備組再度成立[26][23]。同年10月16日,中國足協就中國足球職業聯盟籌備工作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職業聯盟年底前可以掛牌成立[23][27]。同年,中國足協不再持有中超公司股份[28]。
然而到了2019年年底,中國足協報批的職業聯盟方案未能獲國家體育總局有關部門通過,理由是「應一切嚴格按照《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第十四條的要求,不能直接以一家公司的形式來運作聯賽,必須以『職業聯賽理事會』[註 1]為頂層組織,而且要在中國足協主導下推進」[23]。2020年上半年,中國足球職業聯盟籌備工作被曝已陷入停滯狀態[23][30]。
2021年7月5日,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聯合會籌備工作會議在上海舉行。會議明確了未來成立的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聯合會的簡稱、英文名,英文名縮寫,也明確了其性質[5]。
2021賽季至2024賽季,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均由中足聯籌備組(早先稱「職業聯盟籌備組」)運營。但由於多重因素限制,中足聯始終未能正式落地[31]。
2025年1月9日,中國足球協會第十二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中國足協主席宋凱透露中國足球職業聯賽聯合會已獲批准成立[32]。據悉,中足聯組建方案已按相關程序報批,將於2025年春節前後在北京登記成立[33]。
2025年1月23日,中國足球職業聯賽聯合會第一屆會員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負責人宣讀了關於同意成立中足聯的批覆,標誌着中足聯正式成立[34]。
2025年2月22日,中國足球職業聯賽聯合會在上海召開商務合作發佈會,與多家企業達成合作[35]。
業務範圍
中足聯擁有職業聯賽的經營權、運營權和收益分配權,並以會員形式加入中國足協。在中國足協授權下,負責中超、中甲、中乙三級職業聯賽的組織和運營,包括負責制定職業聯賽的發展規劃,擬定聯賽規模和升降級制度,開展職業俱樂部的註冊與准入工作、職業球員註冊和轉會、紀律處罰等與聯賽相關的事宜[36]。
中國足協則擁有職業聯賽的所有權和監管權,但將聯賽管理政策的制定權限授予中足聯,不再參與聯賽的組織運營工作。足協主要通過備案審核中足聯制定的職業聯賽管理重要政策制度,以及解決職業聯賽糾紛等方式,來實現對職業聯賽的行業監管[36]。足協將專注於國家隊、青少年培訓及社會足球的發展[37]。
為確保裁判工作的獨立性與公平性,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裁判員選派、評議及處罰等管理工作仍由中國足協負責[36]。
組織結構
中足聯的組織結構包括會員大會、理事會、專項委員會(如三級聯賽議事委員會、紀律與道德委員會等)以及秘書處等機構,並設立監事[38]和黨委(由體育總局黨組統一領導)[39]。
領導
當前中足聯領導班子如下[40]:
- 理事長:李克敏
- 副理事長:楊旭、谷際慶、劉雨、趙汐
- 秘書長:沈睿
- 監事:徐萬疇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