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與「
中國地理學會 (北京)」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頁,請見「
中國地理學會」。
中國地理學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學領域的學術組織,現隸屬於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掛靠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Quick Facts 簡稱, 成立時間 ...
Close
中國地理學會的前身中國地學會於1909年在天津成立。1934年,翁文灝、竺可楨、張其昀在南京正式創立中國地理學會,翁文灝為首任會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地學會與中國地理學會合併為新的中國地理學會,竺可楨任理事長。1953年召開第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目前學會是國際地理聯合會(IGU)、國際凍土協會(IPA)和國際地貌學家協會(IAG)的成員。[1][2]
學會下設地貌與第四紀、經濟地理、歷史地理、水文地理、自然地理、氣候、世界地理、環境地理與化學地理、人文地理、地圖學和地理信息系統、海洋地理、醫學地理、旅遊地理、城市地理、農業地理與鄉村發展、數量地理、環境變化、人口地理共18個專業委員會。[3]
- 1934年-1937年(會長):翁文灝
- 1937年-1943年(理事長):翁文灝
- 1943年-1950年(理事長):胡煥庸
- 1950年-1952年(理事長):黃國璋
- 1952年-1953年(理事長):竺可楨
- 註:標有符號*的為名譽理事長
- 第一屆(1953年-1956年):竺可楨
- 第二屆(1956年-1963年):竺可楨
- 第三屆(1963年-1979年):竺可楨
- 第四屆(1979年-1985年):黃秉維
- 第五屆(1985年-1991年):黃秉維
- 第六屆(1991年-1995年):吳傳鈞、陳述彭、施雅風、張蘭生、黃秉維*、任美鍔*
- 第七屆(1995年-1999年):吳傳鈞、黃秉維*、任美鍔*
- 第八屆(1999年-2004年):陸大道、黃秉維*、任美鍔*、吳傳鈞*
- 第九屆(2004年-2010年):陸大道、任美鍔*、吳傳鈞*、陳述彭*、施雅風*、侯仁之*
- 第十屆(2010年-2014年):劉燕華、陸大道*、秦大河*、劉昌明*
- 第十一屆(2014年-2018年):傅伯傑
- 第十二屆(2018年-):陳發虎
- 《地理學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
- 《地理學報》(英文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
- 《地理研究》,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
- 《地理科學進展》,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
- 《地球信息科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
- 《地理科學》,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主辦
- 《中國地理科學》(英文版),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主辦
- 《乾旱區地理》,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主辦
- 《冰川凍土》,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主辦
- 《中國沙漠》,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主辦
- 《遙感學報》,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主辦
- 《山地學報》,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主辦
- 《經濟地理》, 湖南省經濟地理研究所主辦
- 《人文地理》,西安外國語大學主辦
- 《世界地理研究》
- 《歷史地理》
- 《中國國家地理》,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
- 地貌與第四紀專業委員會
- 經濟地理專業委員會
- 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
- 水文地理專業委員會
- 自然地理專業委員會
- 氣候專業委員會
- 世界地理專業委員會
- 環境地理專業委員會
- 人文地理專業委員會
- 地圖學和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委員會
- 海洋地理專業委員會
- 健康地理專業委員會
- 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
- 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
- 農業地理與鄉村發展專業委員會
- 地理模型與地理信息分析專業委員會
- 環境變化與環境考古專業委員會
- 人口地理專業委員會
- 城市與區域管理專業委員會
- 文化地理專業委員會
- 生物地理專業委員會
- 政治地理與地緣關係專業委員會
- 自然災害風險與綜合減災專業委員會
- 發展地理專業委員會
学会简介. 中國地理學會. [2011-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4).
历史沿革. 中國地理學會. [2011-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4).
专业委员会. 中國地理學會. [2011-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